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體育世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鍾伯光專欄:香港精英體育必須同時重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1-13]     我要評論

 香港在奧運會的首面金牌,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奧運金牌——來自滑浪風帆項目的李麗珊,那屆是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至今相隔15年。而這面金牌是從艱苦的環境中孕育出來。

 在未有這面金牌出現的時候,滑浪風帆在體育學院不是一個大項目,比起當時在體院資助下的足球、網球、游泳等,所得的資助也相當有限,在資源不足但又要把握在歐洲集訓的環境和地利需要,教練和運動員很多時候要過一些像游牧式的居住生活,目的是為了節省經費和延長在外集訓和比賽的財政開支,在這樣艱苦但教練和運動員上下一心,共同為自己的信念和目標而奮鬥的團隊驅使下往往得到更佳的訓練效果和爭勝動力。這裡給我們肯定了運動員成功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運動員本身的自我爭勝決心,再配合能夠同樣具協助運動員爭勝決心並且具備專業知識的教練才可以擦出這成功的火花。

 風帆的成功,還給我們另一個啟示,運動員人數多,不一定可以培養出奧運金牌選手。相反,如果一名世界知名教練,每天都將時間花在一群質素低又缺乏爭勝鬥心的運動員身上,最終結果還是徒勞無功。

 奧運金牌得主必非一般池中物,而負責精英體育的掌舵人必須要制訂有效政策協助教練積極發掘這些苗子,當這些苗被發掘出來後,還需要一套切合這些苗子和吸引他們父母支持共同培養的計劃。要這計劃成功推行必須引入新思維和給予最大的彈性,在兼顧這些苗子的學業和學習多些技能的同時,必須共同認清楚最主要的目標是8至10年後的奧運金牌。隨著70億元的精英運動員基金的設立,加入全職訓練的運動員人數相信也會增加,但在量的增加同時,更重要是能夠培養出更高質素、並且有力問鼎奧運金牌的運動員。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系主任鍾伯光

相關新聞
無懼強風影響發揮 林丹笑言紅館有利票房 (2011-11-13) (圖)
蓋德最後一次亮相香港賽 (2011-11-13) (圖)
黑妹送暖 (2011-11-13) (圖)
滬港盃慘敗 張寶春:征中甲未是時候 (2011-11-13) (圖)
費達拿職業生涯800勝 (2011-11-13) (圖)
米拿再獲名人堂提名 (2011-11-13) (圖)
菲比斯明尼蘇達摘2金 (2011-11-13) (圖)
科比東京站再緣盡決賽 (2011-11-13)
伊雲斯膺澳年度最佳單車手 (2011-11-13)
盧比世界越野賽8連冠 (2011-11-13)
倫敦主辦2017世田賽 (2011-11-13)
維泰爾阿布扎比站頭位出賽 (2011-11-13) (圖)
公民友賽港足U21 (2011-11-13) (圖)
活士澳洲公開賽失榜首 (2011-11-13) (圖)
鍾伯光專欄:香港精英體育必須同時重質 (2011-11-13)
NBA班主再提新方案 勞方若接受12.15開賽 (2011-11-12) (圖)
韋迪急欲重返賽場 (2011-11-12) (圖)
滬港盃客場變陣 大埔三箭頭攻東亞 (2011-11-12) (圖)
舒麥加否認已續約平治 (2011-11-12) (圖)
活士近1年首度領先 (2011-11-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體育世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