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鄧小平南巡,說了一句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於是「硬」成為一個吃香的前綴詞,從實物到虛化,「硬××」層出不窮。同樣,「軟」也從「軟著陸」、「軟實力」由實而虛,不斷衍生,勢頭甚至超過「硬」。
鄧老名言啟發後世創意
1.硬道理:用「硬」形容修飾「道理」,起到加強和強調的作用,令道理更具說服力。
2.硬資產(Hard Assets):指切實存在、有一定耐久性、不易消滅的資產種類,如貴金屬、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能源、房地產及森林產品(主要指木材)等。硬資產是相對於軟資產(Soft Assets)的。軟資產一般泛指虛擬資產,耐久性較弱。
3.硬搖滾(Hard Rock):上世紀60年代初由布魯斯發展起來的一種搖滾樂,具較強烈的吉他失真,與「重金屬」搖滾樂有相似之處。
4.硬知識:從學校等學到的知識或技能,也指語言文字方面的書本知識。相對於「硬知識」的是「軟知識」,意指從實踐和總結中學到的知識。有人認為,在日常生活中,「硬知識」只起到10%作用,發揮關鍵作用的是從實踐經驗中學到的「軟知識」。
5.軟實力(Soft Power):又稱軟權力,指在國際關係中,一個國家所具有的除經濟、軍事以外的第三方面的實力,主要涉及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及民意等方面的影響力。
6.軟商品:意指除金銀等可充當貨幣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至於「硬商品」則一般指金銀等可充當貨幣的商品。
7.軟學科(Soft Subjects):泛指媒體研究(Media Studies)、商業研究(Business Studies)、運動研究(Sports Studies)、音樂技術(Music Technology)甚至法律(Law)等科。這些學科在不少大學中的學額比傳統學科少得多,故被稱為「軟學科」。
8.軟貪污:指官員收取的利益既不能以傳統方式衡量出等值的價值,亦不會即時進入官員的口袋。而直接從商人手上獲得等值的物質回報,包括金錢、禮券等,稱為「硬貪污」。
相比之下,「軟」類詞較「硬」類詞多,在某種程度上對吃「軟」不吃「硬」及「欺軟怕硬」的內感也表露無遺了。 ■教院語言資訊科研中心蔣震(語言科學)講座教授 鄒嘉彥主持
(本文標題和小題為編輯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