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同人」熱血創作 認識不一樣的動漫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方桂流創作的「樹熊俠」大受歡迎。

 相信很多人都曾瘋狂喜愛過一本漫畫或一部動畫,也有將來要當漫畫家的想法,甚至執筆將自己喜愛的角色畫出來,但這些想法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被遺忘,別說畫畫,連看一本漫畫的時間也沒有。或許你我已走出動漫世界,但有些人對動漫的熱愛卻不曾熄滅,即使多麼忙碌,也會抽時間畫漫畫,即使被人誤解,也依然堅持創作。熟悉動漫的人都知道本地有兩個大型的同人活動,分別是Comic World和Rainbow Gala,很多動漫愛好者、Cosplayers聚集其中,他們出版同人誌、販賣周邊商品,與買家分享其創作。早前,副刊記者來到Rainbow Gala現場,找來幾個參展組織與大家分享其創作經歷及對同人的看法。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同人」一詞源自日語,後來慢慢演變成動漫用語,指不受商業影響的創作,而「同人誌」則指以這種創作模式為前提的自製刊物或產品。同人活動發展至今已甚具規模,從以前的小圈子創作變成現在互相交流、分享作品的平台,不只同人畫家參與其中,Cosplayers、動漫愛好者等喜愛日本文化的人也熱衷於這類活動。

從二次創作到原創

 同人誌可以分為兩類,一種以原創為主,而另一種則是二次創作,大多數人都以二次創作作為起點,先畫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當技術、風格成熟後便會加入自己喜歡的元素,挑戰原創,日本有很多人通過這個途徑成為職業漫畫家。原創畫家有自己的想法、風格固然很好,但不少二次創作畫家也很出色,他們為角色賦予新的生命,甚至延伸了角色的魅力,而這類創作往往能夠滿足那些看完漫畫卻意猶未盡的讀者。畫家會沿用原作角色建構一些新故事,或將自己喜歡的角色配成一對。以動畫《Keroro軍曹》為例,Keroro軍曹和Tamama二等兵可以成為情侶,Keroro小隊與Syurara軍團可以從敵人變成朋友,角色們在畫家筆下會「長大成人」等諸如此類趣味十足的創作。

 同人創作不只局限於改編動漫作品,甚至連影視、小說角色也成為二次創作的題材,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作品也成為改編的對象。「最初參與同人創作便是因為在外面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些作品自己很喜歡,但偏偏官方沒有推出相關的周邊產品,所以便自己創作,自己高興之餘也能滿足他人。」Joanne已踏入同人圈子五年,一直以二次創作為主,近年來也逐漸在作品中加入原創元素。

為興趣不惜一切

 很多人以為只有不務正業的年輕人才會對這種活動有興趣,但叫人驚訝的是你在會場不只看到一眾年輕人發光發亮,更多的是有正職、有事業的人也放下工作,一起投入同人世界,展示自己最新的創作。

 PKSQUARE其實是一個四人組織,他們參與同人活動十多年,可算是同人界的「元老」。四人在學生時代已開始畫漫畫、創作自己的作品,從最初因為熱愛動漫而踏入這個圈子,直到現在即使有正職也孜孜不倦地創作,每年總能在同人活動中看到他們的蹤影。「我們從事不同的職業,有的搞IT,有的成為平面設計師,也有全職漫畫家,我們不會強迫每個人都要有新創作,誰有時間便畫多一點,最後收集起來便會推出一些新作品。」成員之一的Prince指出,這幾年雖然一直有參展,但產量已經少了很多,以前每年出一本單行本,現在則會出一些小品創作。從最初喜歡畫《龍珠》、《Hunter × Hunter》等熱血漫畫到如今畫推理作品,不只創作的題材廣泛了,技術也愈趨成熟。「我們一開始用原稿紙畫,然後用鋼筆,到現在用電腦繪圖,創作形式變化很大,要不斷看書、不斷學習。」

 大多數同人創作者都與PKSQUARE一樣,只是因為喜愛動漫,便從學生年代玩到現在,如果以為同人是年輕人的玩意的話,那「樹熊俠部屋」的創作人方桂流(又稱小孩子)必定叫你大吃一驚。方桂流承認自己人到中年才踏入這個圈子確是一個異類,他甚至為了專心創作而放棄正職,其對動漫創作的執著絕對不輸給時下的年輕人。「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欣賞,有機會拍成動畫。我知道自己晚起步,但再不做的話以後便沒有機會。」方桂流坦言畫漫畫真的很花時間,家人一開始也不認同他的做法,但作品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同讓他興奮不已,也推動他繼續創作。他創作的「樹熊俠」大受歡迎,當中加入很多本地元素,樹熊看起來笨笨憨憨,但一舉一動卻讓人會心微笑。像他一樣中年投身動漫行業的人可謂少之又少,畢竟很難「搵食」,再加上本地創意產業發展遲滯,所以大多數人都是玩票性質為主,即使年輕時熱血沸騰,但出來工作後意志便開始消沉。「政府很被動,年輕人又沒有耐性,漫畫家甚至被人鄙視,動漫產業欠缺文化、哲學根基支撐,一直不能好好發展。」

對同人誌的誤解

 同人創作是走向職業漫畫家的其中一個途徑,然而如方桂流所言,連職業漫畫家都被鄙視,同人創作在普通人眼中更是不入流的活動。Joanne是設計系學生,身邊的朋友、同學理應比較諒解創意產業的處境,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大家對同人有很多誤解,同學一聽到同人創作便覺得這些人很『毒』、很『宅』、很自閉,覺得我們會說很多平常人不會說的詞彙,如『萌』(因某些事物萌生起像燃燒般的共鳴感覺)、『蘿莉』(表示小女孩)等詞語。」

 另外,也有人認為同人創作等同抄襲。由於二次創作以仿作、改編、引用原作為主,以原作角色展開新故事,給人抄襲的感覺。事實上二次創作並不是剽竊別人的創作,除了角色輪廓相似外,內容、構思完全與原作不一樣,改編的意味很明顯。「日本在這方面反而很開放,同人活動琳琅滿目,因為同人創作沒有商業價值,我們畫畫也不是為了賺錢,在二次創作時也加入很多個人元素,大家應該以開放的態度看待這種文化。」

次文化也是文化

 不論是方桂流、Joanne,還是Prince,他們都說同人創作者只是因為喜歡動漫,甘願自負盈虧推出新作,要靠同人誌賺錢根本是天方夜譚。玩同人活動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興趣,是喜愛動漫的一種表現,然而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之餘更落井下石,狠批這種文化。每次談到動畫、漫畫及遊戲,大家總會將日本掛在嘴邊,說它是動漫王國、創意之都,是創意產業者的天堂。那裡生產的遊戲可以銷售至世界各地,漫畫可用作教科書,可以宣傳政治,甚至被改編成文學作品,動畫作品多次揚威海外、得獎無數,而同人活動如Comic Market不只吸引本地人參加,連海外動漫迷也趨之若鶩。

 同人文化是次文化的一種,不受重視、不被主流社會接受,但卻是本地創意產業中最蓬勃的一塊,因為參與的幾乎都是有創作熱誠的年輕人。他們的繪畫技術並不比專業漫畫家遜色,而且創意無限,周邊產品的類型絕對出乎眾人意料,文件夾、名信片、繪本、襟章、環保袋、玩偶、手機套等,都可在會場中找到。同人活動是動漫創作的起點,即使不怎麼喜歡動漫、對同人文化沒認識也好,也不應否定這種文化的存在價值──因為許多動、漫畫家都是從這裡起步的。

相關新聞
「同人」熱血創作 認識不一樣的動漫文化 (2012-01-03) (圖)
龍在鬧市中 (2012-01-03) (圖)
紮根中環的藝術 (2012-01-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