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前後,西九文化區空地(正確地說現時西九高鐵站工地)築起了由竹枝和鐵片搭建成的臨時戲棚—「西九大戲棚」。由於是空地一片,大年初一晚,香港電台第五台在做現場直播時,也須藉電視部外勤組的支援,破天荒第一次用「微波」傳送訊號回電台。另外,根據戲曲節目監製陳婉紅的記憶,她從八十年代初加入第五台至今,都沒有在戲棚直播過粵劇,這趟可說是三十年來的第一次。
「西九大戲棚」勾起了老戲迷的回憶,也讓年輕一輩多了一份懷舊情愫,把「棚戲」當作香港本土特有文化之一。其實「棚戲」在中國很早便出現,在中國北方多稱「社戲」,社戲一詞中的「社」字,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指是古代祀神的地方,另有一說「社」字為古代地區的一個小單位,社中演戲,即稱「社戲」,一般是為了酬神祈福,在廟會或戲台上演出。從唐代詩人王駕所寫的《社日》以及宋代詩人陸游所寫的《春社》中便可見社戲的慶祝活動十分豐富。而著名文學家魯迅也寫過一篇題為《社戲》的小說。
廣東大部分地區把「社戲」稱為「神功戲」,泛指一切因神誕、廟宇開光、鬼節打醮、太平清醮及傳統節日而上演的所有戲曲。早期粵劇班坐紅船在水道縱橫的珠江三角洲農村鄉鎮演出,戲台部分是用磚石建成的固定舞台,也有部分是用竹枝和鐵片臨時搭建成戲棚。到了廿世紀二十年代中,廣州陸續蓋起專供粵劇表演的大戲院,成為粵劇班的主要演出基地;不過「戲棚」也沒有自此在城市消失,直至現在,香港的天后誕、太平清醮和盂蘭勝會等酬神祈福活動中亦有神功戲在戲棚上演,最常見的地方戲種有粵劇、潮州戲及福佬戲。
但在香港粵劇史上,「棚戲」的而且確曾經擔當過重要的角色,成為了粵劇行業的「續命丹」。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