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圓滿落幕,雖然華語電影《白鹿原》無緣得金熊獎,但仍拿下「最佳藝術貢獻獎(攝影)」,也算是揚威海外。
其實文化上的差異,或令不少華語藝術片難以躋身國際殿堂。當然西方各國家也有獨特的文化,但此處所指的是語言、文字上的差異,西方主「聲」(拼音),但中文尚有「形」(象形)。文學或電影中角色的名字便是最佳之例,因為翻譯人名是非常困難(直譯成英文會文理不通,音譯又失去意義),就算一個簡單的婢女名字「小紅」,我們也總不能叫成「small red」,而且尚未論名字或有特別意思之例哩!(這甚至牽涉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的「能指」及「所指」)因此,基礎上的缺陷(表達方式),再加上獨特的文化,就令外國人看得一頭霧水。
因此,導演徐克在影展中的一席話就令人印象深刻,「過去常聽到沒有中國文化基礎的觀眾說看不懂中國電影……要讓外國觀眾看得懂中國電影,還是要回歸到最基本的人性層面。很多文學作品能夠流傳很久,經得起時間考驗,就是因為它講述的人性是永恆的,電影也是如此。」的確,從普世主題入手,在從其中發揮本土文化,是較易引起共鳴。但是拿捏不準,就容易失卻本土特質,淪為國際喜愛的附庸之作。最成功的本土作品,不得不提臥底電影《無間道》,既彰顯了正邪衝突的內心矛盾,又把香港的黑白兩道活現在大銀幕之上,難怪荷里活也忍不住翻拍(《無間道風雲》)。
而近來炙手可熱的《星光夢裡人》(見圖),甚至放棄對白(默片),以畫面、肢體動作及配樂來呈現主題,可是在利益掛帥的風氣之下,又有幾多廠商願意冒險哩?■文︰張威敏/圖︰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