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聚焦兩會•關注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變廢為寶「宜都泥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塘泥做肥料,橘樹吸收快,長勢喜人。

 在新「三萬」活動中,如何處理挖出的塘泥成為各地面臨的棘手難題。靠湖北省農科院「三萬」工作組專家支招,宜都市將塘泥回田作肥,變廢為寶,一舉兩得。

 紅花套是宜都市的柑橘種植大鎮,全鎮幾十口塘堰由於年久失修、缺乏專人管護,淤泥深、蓄水少、水質差,需淘洗或遇天旱,群眾只能「望塘興歎」。僅湖北省農科院駐該鎮的4個村就有24口堰塘需要清淤整治,若全部清完,約有4到5萬噸淤泥。

 駐村工作組人員將塘泥帶回院裡請土肥專家取樣化驗後,發現這些塘泥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和氮磷鉀,正好適應當地柑橘樹生長的需要。村民們一聽說塘泥能做肥料,橘樹吸收很快,結出的柑橘口感好,無處堆放的堰塘淤泥便迅速成為柑農的搶手貨,一時間「宜都泥貴」。村民們按照專家的建議,把塘堰裡剛剛挖出來的泥巴堆到柑橘樹根下做底肥,讓這天然的農家肥幫助來年的柑橘有好收成。

 宜都在新「三萬」活動中計劃整治塘堰825口,絕大多數塘堰的淤泥都有回田作肥、變廢為寶的可能。據農業技術人員介紹,如果把這些清出來的堰泥巴挑到柑橘樹下,預測每畝將增加產量1,000斤左右,每畝橘園由此減少化肥投資約200元。初步概算,一「進」一「出」,宜都市30多萬畝橘園能產生5,000多萬元經濟效益,可說是泥巴裡「挖出」大金子。

相關新聞
改革新起點 發展新藍圖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山西中陽 十萬農民變果農 破解三農難題 (2012-03-09) (圖)
政府義務培訓果農專業技能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山西中陽 政通路暢民心順奠定小康基石 (2012-03-09) (圖)
五個全覆蓋演繹 幸福生活 (2012-03-09) (圖)
打造天藍地綠美好家園 (2012-03-09) (圖)
水到渠成通達 小康人家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之交通篇 (2012-03-09) (圖)
山西交通 2011高速路建設新增千餘公里 2012續鑄輝煌欲挺進全國五強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武鄉縣 傳承「太行」香火 續寫紅色歷史 (2012-03-09) (圖)
花絮:紅色的傳奇-五星楊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武鄉縣 紅色文化拉動經濟華麗轉型 (2012-03-09) (圖)
「兩園一劇」,開創中國紅色文化旅遊新篇章 (2012-03-09) (圖)
紅色文化拉動更多的產業快速成長 (2012-03-09) (圖)
磚壁,紅色文化帶動的一個縮影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聚焦兩會•關注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