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聚焦兩會•關注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雨洪集蓄+微潤灌溉 破山區灌溉難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雨洪集蓄」技術示範典型。

 宜昌秭歸縣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成功開展「雨洪集蓄+微潤灌溉」技術集成與改進創新的試驗示範工作,被國家水利部確定為「全國山丘區高效節水試點縣」、「全國小農水重點縣」,「秭歸模式」已成為國家、省、市水利部門重點推介的山丘灌溉模式。

 秭歸縣主要種植柑橘、茶葉等多經農作物,都屬需水量較高作物,但當地喀斯特地貌特徵突出,蓄水能力較差,又無大型水利設施,十年九旱,現有水庫塘壩僅能滿足全縣20%農作物抗旱需要。秭歸圍繞「雨洪集蓄保水,微潤灌溉節水」的思路,大興抗旱水池工程,集蓄雨洪,引水建池,管網配套,探索出極具特色的抗旱模式。

 微潤灌溉技術是通過埋在土壤中的「微型水庫」,24小時不間斷供水500-700毫升,並能按照植物的需求量以及土壤的濕潤度來調節供水量。據有關統計數據,每畝農作物噴灌一年所需水量大約是400立方米,滴灌大約需要200立方米,而微潤灌則只需要70立方米,省時、省工、省力,非常適合秭歸這種常年乾旱缺水的喀斯特地貌地區。而建設這個「微型水庫」所需材料中每個囊袋成本7元左右,細水管每米0.6元,主管道每米3元,算下來每畝成本僅需1,000元左右。

 一個蓄水20方的抗旱池水,可以保證12畝地上400棵橘樹用水需要,它們與「微型水庫」相輔相成,形成獨立的高山灌區系統。由抗旱水池和「微型水庫」組成的雨洪集蓄節水灌溉系統,破解了山區農業灌溉和建管分離的兩大難題。水利專家們實地考察後也普遍認為:「雨洪集蓄+微潤灌溉」技術,用最少的水,最省的人力,達到最好的灌溉效果,並且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相關新聞
改革新起點 發展新藍圖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山西中陽 十萬農民變果農 破解三農難題 (2012-03-09) (圖)
政府義務培訓果農專業技能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山西中陽 政通路暢民心順奠定小康基石 (2012-03-09) (圖)
五個全覆蓋演繹 幸福生活 (2012-03-09) (圖)
打造天藍地綠美好家園 (2012-03-09) (圖)
水到渠成通達 小康人家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之交通篇 (2012-03-09) (圖)
山西交通 2011高速路建設新增千餘公里 2012續鑄輝煌欲挺進全國五強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武鄉縣 傳承「太行」香火 續寫紅色歷史 (2012-03-09) (圖)
花絮:紅色的傳奇-五星楊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武鄉縣 紅色文化拉動經濟華麗轉型 (2012-03-09) (圖)
「兩園一劇」,開創中國紅色文化旅遊新篇章 (2012-03-09) (圖)
紅色文化拉動更多的產業快速成長 (2012-03-09) (圖)
磚壁,紅色文化帶動的一個縮影 (2012-03-09) (圖)
大礦時代看山西系列報道 (2012-03-0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聚焦兩會•關注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