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謝可錩。 香港文匯報記者林曉晴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曉晴)「我以前是急性子,做義工後變得有耐性」。當義工助人亦能自助,既能回饋社會和關顧弱勢社群,義工在服務過程中也得著良多,但有義工表示,時下的年輕義工當義務工作如「救世主」,參與數次若見成效不彰便放棄,使年輕義工的流失率高企。
心理衛生會昨舉行2011/12年度義工嘉許禮,頒發獎項包括時數獎、服務年期獎及團體義工獎,逾150名義工獲獎。已擔任義工9年的謝可錩,過去1年的義工服務時數達750小時以上,是機構過去1年服務時數最高的義工,他上台領獎時,全場掌聲不斷,不少人高呼:「錩哥!錩哥!」
助人亦自助 躁漢增耐性
錩哥是50多歲的退休人士,最初當義工只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豈料卻有意外收穫,他指自己過往是急性子,常發脾氣,但義工服務改變了他,「照顧弱智人士必須耐心,不知不覺間我也變得有耐性,可說是助人自助」。他坦言,社會上仍有人歧視精神病患者和弱智人士,希望公眾能放下成見,創共融社會。
已擔任義工15年的「老行尊」鄭雅紅昨日亦獲獎。她指做義工除了能回饋社會,亦可身教2名兒子,「我想以身作則,教導兒子只要『有手有腳』,便要照顧有需要的人」。不過,她指不少年輕義工近年不斷流失,主因是他們以「玩票」心態做義工,「他們常以為做義工便是『救世主』,但做了1次、2次便沒恆心做下去」。不過,鄭雅紅會繼續堅持做義工,身體力行,希望令年輕人決心長留義工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