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漢代玉凳」在拍賣市場引起爭議。 網上圖片
金縷玉衣鬧劇、漢代玉凳爭議、徐悲鴻油畫贗品風波……近年來內地假文物進入拍賣市場的新聞可謂層出不窮。文物製假工藝愈加成熟,產品愈加逼真,有的甚至讓拍賣公司的專家們都「打了眼」。
雖然中國地大物博,文物眾多,但經過數十年的市場運作,真品留存確實不多。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造假產業日益興旺。製假工藝亦是日新月異。如瓷器「補貨」造假,即造假者到各地古窯場遺址搜羅大量的「垃圾」殘片,最後拼湊成一件完整的贗品,足以迷惑專家的「多點取樣」鑒定法。
此外,當今社會書畫造假的逼真程度更是讓專家防不勝防。有專家表示,早年徐邦達、謝稚柳等老一輩大家曾總結出大量鑒別仿造書畫的方法,已然有些過時。如今照排複印、墨刻水印等現代印刷手段被造假者廣泛運用,成品極為逼真。一些造假者為求效果「逼真」,甚至專門養蟲養鼠來嘶咬書畫新作以掩人耳目。
「沒有造假就沒有文物,沒有打眼就沒有收藏界。」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在收藏界裡欺詐頻頻、贗品眾多、極易上當。對此,有專家認為,鑒定者的「技術升級」必須快過製假者,才能避免「打眼」。
另外,不可否認,除了假文物逼真度遞增外,拍賣公司的專家也難免存在「捧場」的嫌疑。假文物、假鑒定、真拍賣醜聞的不斷傳出,能否催化相關立法?多位文物界專家認為,諸多造假、販假、拍假問題的揭露,的確從客觀上創造了立法的輿論氛圍,事實上中國也的確應當盡快制定一部適合國情的《收藏法》,把好「准入」關,同時有必要建立相關的法律監督約束機制,通過法律和信用機制對文物造假、文物鑒定等行為進行制約。不過,如何管理文物造假、販假亂象,最終需要權力部門的決斷。 ■江鑫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