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大」是中國國家最高權力和行政監督機關,「政協」則是中國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機構。那麼,古代中國人是如何表達民意的?古人有「提案」一說嗎?
從制度層面來說,現代「兩會」制度為共和國首創,古代中國是沒有的。但是如果從議事形式來講,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形式。當然,古代中國的國家議事體系與現代是有本質區別的。
古代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家天下」,皇帝自稱天子,其實他是真正的明白人,知道「一個人拍腦袋」的局限性,於是有了「朝參」和「集議」。「朝參」又叫「朝會」,「集議」也稱「議會」,這便是古代中國的「兩會」制度。
「朝參」由皇帝親自主持,是小範圍的。原本是百官進入皇帝的辦公大廳(朝廷)參拜皇帝的一種形式,古裝戲中常出現的君臣在朝廷上問答的場景,其實就是「朝會」。一般在進行重要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工作安排、典章頒布時,皇帝都會開「朝會」。有資格參加「朝會」的都是相當於今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級別的「三公」、「九卿」,最低也得是副廳級的正五品官員。「朝參」實是一種御前會議或內閣會議,有點類似於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時間不長,但相對頻繁。到了唐代,「朝參」變成了「常參」,每日或隔日舉行,成了制度化。
「集議」議案 要認真執行
「集議」則由「三公」們或地位相當於「三公」的大臣主持,皇帝一般不參加。集議實際上是應皇帝的要求或同意才開的,其規模可大可小,參會者的範圍比朝參複雜。集議通過的議案都是要認真執行的,與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功能有點接近。
「朝會」代表 必須敢說話
「集議」也分中央和地方,與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相似。但與今「人大」代表都是普選出來的不同,參加「集議」的人員都是由官方決定和領導推舉,代表中並沒有普通群眾。
那麼,古代的「人大」代表都是些什麼人?從史料上來看,主要有四類:一是相當於今天省部級高官的「二千石」以上駐京大臣才有資格,實為官僚和利益集團的代表;二是「地方代表」,以分封在外、待遇達到一定級別的列侯為主,列侯都是功臣名胄或其後裔,實為貴族和特殊階層的代表,這部分代表是不能參加「朝參」的;三是「專業代表」,主要是列大夫、博士、議郎這些專職諫官,這類代表參政議政能力強,因為都是領俸祿的,實為「公務員」群體代表。
另外,在需要時還會有「基層代表」。劉弗陵(漢昭帝)當皇帝時召開「鹽鐵會議」,便特別召集60餘名地方和基層的代表參會,這類代表以飽讀詩書、喝過墨水的「賢良」、「文學」人士為主,表面看來是自地方和基層,但由於是相當於今省市一把手的郡國國主和地方富豪推舉出來的,實為學術界和富人的代表。
雖然這些代表並沒有代表性,但其素質要求並不低,要求必須敢說話,善表達,有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和稀泥、當會油子,只會摁表決器和鼓掌不行。(三之一)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倪方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