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萬民工下珠江盛況逆轉 流動人口負增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多重因素正在改變部分沿海城市的人口結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百萬民工下珠江」潮流正在發生逆轉。圖為內地某廠車間一隅。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經過30多年的人口經濟持續增長之後,有「世界工廠」之稱的珠三角地區流動人口出現了負增長。專家指出,產業轉型升級,勞動密集型企業內遷、外遷,勞動力隨之轉移,加上沿海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多重因素正在改變部分沿海城市的人口結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百萬民工下珠江」潮流正在發生逆轉。

深圳作為全國一線城市,目前各種成本高企,買樓、租樓和交通出行等成本均處全國各大城市前列,令許多工人和大學生感覺難以看到發展的前景。一位在深圳工作的張先生稱,由於深圳樓價高企,工薪一族只能望樓興嘆。他儘管月薪上萬元,最後還是放棄了深圳,回家鄉汕頭發展。

成本飆升 外來人口撤離

 港資公司源江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永吉向本報記者表示,由於各種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和中西部大規模開發,許多工人回到老家工作,從而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經營。

 深圳市最近公佈的流動人口減少印證珠三角城市流動人口負增長的現象。深圳是中國內地最大的「移民」城市,長期以來有1,400萬人口,戶籍人口僅300多萬,深戶與非深戶籍人口比例約為1:3。深圳最新發佈的數據卻顯示,2011年該市流動人口減少7.32萬人,這是深圳建市30多年來首次出現全市範圍內非戶籍人口下降。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郭萬達表示,對比今年1月至2月深圳規模工業及外貿出口數據首度罕見地出現負增長,短期因素雖然是經濟萎縮導致非戶籍人口下降,但更重要的長期原因是深圳生活成本的持續上升,導致流動人口減少。

受累歐債 部分企業外遷

 更多的工廠因受歐債危機令定單大幅下滑,工人大幅減少。香港新興集團主席何廣健表示,其今年出口定單下滑30%,近乎零利潤,他們優化了員工隊伍,減員增效,以往600人至700人的工廠目前只有500多人。據了解,這些員工大多回了中西部地區的家鄉。

 同樣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東莞近年來也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淘汰一批用工多、污染大、產能小的落後產能。東莞一些製造企業開始把生產基地向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或中國中西部地區轉移,以緩衝企業運營成本和招工壓力。

 經濟指標下滑也是非戶籍人口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深圳市統計局人口辦公室負責人華瓊輝表示,當前國際國內的經濟狀況不景氣,不少企業反映訂單減少,所需要的工人也就少了。還有一些工廠倒閉,工人出現了一定的流動,從而影響了非戶籍人口的變化。

相關新聞
梁振英:港有新發展才是真贏 (圖)
各界重歸大團結 齊撐「香港營」 (圖)
中俄海軍聯演 反潛引人關注 (圖)
法大選首輪投票率高 (圖)
百萬民工下珠江盛況逆轉 流動人口負增長 (圖)
兆豐資本保薦洪良失責遭釘牌罰款 (圖)
羅援:南海問題拖不起 中國應有所作為 (圖)
溫總抵德 出席漢諾威工博會 (圖)
烏坎村8名前村官「雙規」 (圖)
臺選後第一仗 藍綠惡鬥地方補選 (圖)
九旬翁繪18畫冊懷念愛妻
IMF促歐改革自救 提高增長免「累街坊」 (圖)
港駐軍軍營開放門券2小時派光 (圖)
傳陳維安應徵立會秘書長 (圖)
旺角天降鏹水彈濺傷途人 疑住客腐液樽掛窗跌下 (圖)
「雙非」衝公院急癥 研加價9成至9萬元
新學制「跳船」惡化 報中專課程增五成 (圖)
澳洲政壇斷背醜聞 議長性騷擾男助手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