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史海風雲:被迫待在博物館 仍關心文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晚年時期的沈從文。網上圖片

——沈從文一九四九年後被孤立的歲月

 林斤瀾和丁玲的丈夫陳明關係不錯。我在林斤瀾家裡見到一本丁玲題簽送給林斤瀾的書。林斤瀾認為丁玲還算一個比較正直的人。可提到丁玲對沈從文的態度,林斤瀾大搖其頭,他認為這是丁玲的污點。

 建國後的文藝界,年復一年,常常去看望沈從文的,可能就是汪曾祺和林斤瀾了。

 林斤瀾在《微笑的失落》一文,談到結識沈從文的情景:我認識沈先生是在解放後的北京,他已經不能教授,不能寫作,打發在歷史博物館裡。他的學生汪曾祺在北京市文聯工作,我們同事。有回曾祺帶我到天安門後邊的午門樓上,看幾件出土文物,也是借此引見沈先生。那是建國初年,大家都工作忙—開不完的會,大家都工作忙—改造不完的思想。倒是有春遊秋遊,但沒有現在的旅遊觀念。午門院子裡沒有人進進出出,城牆、台階、箭垛都還坑坑窪窪,城牆樓上紅漆脫落,白木烏黑,沈先生當時已年過半百,在這裡面坐著,舊窗舊桌舊籐椅。看見我們進來,招呼的聲音細小,聽不真。可是的確微笑……

親自帶領參觀出土文物

 他站起來,自己帶我們去看出土文物。我們連聲說不必,隨便哪位青年指點一下就行了。他只是微笑,說了句什麼聽不清楚,只是微笑著往外走。

 走到一些貼在冊頁上的破絹爛縞面前,沈先生解說著,解說中斷,眼光下沉,微笑也不收不放,就好像錄像定格……這些東西都是他親眼看過多少遍,親手挑選出來的,難道又有新發現了?……

 這天告別時候,曾祺大聲,滿屋子都聽得見,口氣倒像是交代幾件事:注意休息,有的會可以不開。有的事讓別人去做等等。

感慨「文壇太呆板了」

 林斤瀾說,其實沈從文是見過面的。文藝界搞統戰,有時叫做撒大網的活動,也網羅到沈從文。沈從文大概是寂寞,過來了,腳步都不出聲地走來,微笑著。見到老熟人也不笑得大點,不多說幾句。見到陌生的年輕人,也不笑得小點,說兩句什麼。南方口音,細微,以為別人沒必要認真聽,或者以為別人是不會認真聽的。

 林斤瀾說,沈從文愛坐在不前不後又靠邊的位置。摸出小本和水筆,記下點什麼。水筆直豎,是拿毛筆的手勢。近視眼鏡厚重,所以左手把小本托到胸前,才好寫字。樣子非常認真。像他這樣的大作家,除非聽政治家的重要報告,一般是不記的。

 林斤瀾納悶:「沈先生為什麼記?記下來做什麼用?」

 後來林斤瀾知道,沈從文被迫在歷史博物館,多寂寞啊,多淒慘啊。自己說「天不亮即出門,在北新橋買個烤白薯暖手,坐電車到天安門時,門還不開,即坐下來看天空星月,開了門再進去。晚上回家,有時大雨,即披個破麻袋。」他走到文藝界裡來,可能心裡暖和。他的心中,還藏著寫作一念,這是極好理解的事。他仍然關心文壇,1951年就說:「文壇太呆板了。」「巴金或張天翼、曹禺等高手都呆住了。」(五之二)  ■摘自︰《林斤瀾說沈從文》 ■作者︰程紹國

相關新聞
社科院預測:今年經濟增長8.7% (圖)
今年內地經濟數據主要指標預測 (圖)
專家解讀:穩定投資 加快經濟築底 (圖)
反通脹將長期化
十萬億地方債 迎首輪償債高峰
內地工資看漲20% 企業利潤受壓 (圖)
首季稅收2.5萬億 增速同比三年最低
洞庭湖在哭泣 江豚臨滅絕 (圖)
魚量劇減 生態鏈斷裂 (圖)
工廠無序排污 水天一色不復再 (圖)
落實遷地保護 刻不容緩 (圖)
中俄防空反潛 迷霧巨浪中對抗 (圖)
專家解讀:公開作戰能力 兩軍高度互信 (圖)
菲增艦黃岩島 中方嚴正交涉 (圖)
多國瘋狂搶油 南海問題複雜
二炮上將率團訪匈牙利 (圖)
中國遊客赴日人數 3月份創紀錄
溫總:發展綠色經濟 不要綠色壁壘 (圖)
瑞典環保先進 中國願學經驗
中俄日聯運航線將開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