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馬英九20日發表連任就職演說。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雖然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提到「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區域」的說法,但該表述比較模糊,與大陸期待仍有一定差距。他認為,馬英九對兩岸關係發展依然以維持現有政策為主,缺乏政治上的突破。不過對馬英九「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的表述,專家認為有所進步。
身份雖認同 表述仍模糊
王建民認為,儘管馬英九提到「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區域」主張,但是該表述與此前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提到的「一國兩區」尚有所區別,吳在提到「一國兩區」的同時還表示自己「既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此說法可以算是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解釋,對中國的身份認同也是比較明確的。王建民認為,馬英九「一個『中華民國』」的表述過於模糊,對中國的認同不夠清晰,與大陸期待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主張有一定差距。
王建民說,馬英九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依然停留在舊有的政策上,並沒有提出什麼積極的政治主張,可以說「保守有餘,開創不足」。他說,如果馬英九也能有「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表述,那才是對「同屬一個中國」的認同。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鄭振清指出,兩岸對「國家」的認同最複雜,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兩岸始終有一定程度的區別與距離,有很多需要梳理及尋求共識之處。他說,馬英九提出的「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區域」主張,很明顯地表露出兩岸對「一中」內涵的爭議,在大陸看來,這個主張仍是台灣的一貫立場。因此,兩岸短時間內恐怕不太能夠對此取得一致看法,未來還需有進一步互動,塑造「國家」層次的認同。
「同屬中華民族」值得肯定
馬英九關於「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的說法得到專家一致肯定。鄭振清表示,該說法將兩岸的認同層次從他先前僅強調的「文化」,擴展到「民族」,不再像扁政府時代般地割裂民族認同,是值得肯定的一大進步。王建民亦表示,馬英九的這種說法值得高度肯定,但還是局限在文化及民族層次。如果這項說法能進一步擴展到「國家」認同層次,諸如「兩岸人民同屬中國人」,就會更有開創性。
就馬英九在任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發展,王建民認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還局限於經貿文化民間交流與合作往來層次上,兩岸還很難向政治和軍事領域合作和交流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