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facebook(fb)轟動上市,吸引不少投資者慕名「掃貨」,結果因跌穿招股價,慘變蟹民。部分投資者追討賠償,指fb及其包銷商披露分析師調整業績預期時出現偏私。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事件反映這些投資者是華爾街上容易受騙的老派傻瓜,因為fb準備首次公開招股(IPO)時,「凶兆」早已出現。
本月15日,fb發行價上調至38美元,而原先的指導價區間下限僅為28美元。翌日,fb發行規模增加5,000萬股,隨後傳來消息說,fb內部人士在此次IPO中出售的股份數量比原計劃多出53%,即增加8,400萬股。當然,仍有很多人對fb發新股感興趣,但上述跡象顯示一個重大問題:內部人士和長期投資者以盡可能高的價格,出售盡多fb股份。
百倍市盈率 天方夜譚
此外,從股票公開發行及上市交易之際,fb已成為一家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約7,760億港元)、市盈率約為100倍的上市公司。按很多指標計算,這些數字可謂天方夜譚。若看看fb在4月23日公布的財務數據,就會發現上述市值和估值水平純屬荒謬:首季收入跌6%,盈利下滑32%,業務增長已陷停滯。
警報還不止於此,此前也有商家對在fb上投放廣告的效果表示懷疑。在fb上市前,通用汽車亦撤下廣告。fb自己也承認,近一半在fb登廣告的商家只是把此作為一種嘗試。
廣告不濟 自認難保增長
這些因素並非不易察覺。fb披露它對廣告客戶支出的憂慮;披露自己業務增速不斷放緩,並且幾乎承認它無法像搜尋巨擘Google於2004年上市後般實現業務高增長,以支撐股價幾何級上漲。經過fb上市風波後,獨立投資者將對股市更不信任,散戶對於fb高層和包銷商賺錢、自己卻損手爛腳憤憤不平,要宣洩怒氣,不如抽身離場。 ■《華爾街日報》/彭博通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