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從「個人遊」看兩地融合的擴大與深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盧文端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執行會長

 不知不覺,香港已回歸祖國15周年。說起15年來香港的變化,「個人遊」的確是兩地居民都津津樂道的話題。港人不會忘記,正是在香港遭受沙士蹂躪、百業蕭條、經濟陷於低谷的危難時刻,中央及時推出內地居民來港「個人遊」,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心針」。實施了9年的「個人遊」,不僅僅為香港帶來巨大效益,而且為香港與內地以至兩岸關係的發展帶來3個重要的啟示:一是國家強有力的支持既對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讓港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國家強大、人民富裕,更具體地體會到「國家好,香港好」的道理;二是「個人遊」的成功推行為台灣提供示範,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先行先試的意義;三是創新兩地合作機制,切實加強溝通協調,以發展的辦法解決兩地交流合作中產生的問題。

一、官員朋友的感受一葉知秋

 一位具有相當級別的內地官員朋友,曾對我講起十幾年前來港購物的經歷。當時,他想買一部攝錄機,走進電器店之後,發覺語言不通,售貨員不懂普通話,加上這位官員朋友也不是很富裕,希望多看幾個款式,能夠挑選到質量好、價錢又便宜的攝錄機,惟售貨員顯得不很耐煩,這就更增加了溝通的難度。最後,好不容易來了一位既懂廣東話又識普通話的顧客,通過他做翻譯,才完成了這宗交易。最近,這位高官朋友很有感觸地對我說,自內地居民來港「個人遊」開放以後,情況已不可同日而語。今天的香港,內地遊客隨處可見。商場的服務員不僅個個都會普通話,而且對內地人士特別熱情,主動招呼,笑臉相迎,好言好語,已是家常便飯。一葉知秋,內地遊客在港待遇的變化,具體而深刻地反映了兩地融合的擴展與深化。

 說起「個人遊」的源起,不能不讓人想起2003年香港回歸後那段最困難的時期。當其時,香港遭受多重衝擊,亞洲金融危機的蹂躪尚未完全退卻,沙士的威脅又不期而至,短短數月就導致近300人不幸身亡,為全球之冠,香港史無前例地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疫埠」。一時間,在沙士陰影籠罩下,香港人人自危,連口罩、消毒水也被搶購一空,外地人更對來港止步,一時人心恐慌,全港上下倍感徬徨。儘管後來沙士被控制,但香港的經濟遭受沉重打擊,百業蕭條。在此危難時刻,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CEPA,即「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的經貿安排」。在該協議下,「個人遊」隨即開始實施,為香港帶來大量遊客,對刺激經濟發揮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正是注入了「個人遊」這一劑「強心針」,帶動香港走出經濟低谷,渡過難關,迅速復甦。

二、「個人遊」為港帶來巨大效益

 「個人遊」實施至今已經歷時9年,延續發展下來,為本港的消費、就業方面,帶來莫大的裨益,為餐飲、運輸、零售等行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為食肆、商場、酒店帶來可觀收入。據本港統計處及旅發局資料顯示,自2003年開放「個人遊」到2011年底,內地共有7,840萬人次通過「個人遊」方式到香港旅遊。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轄下的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2010年發表報告估計,「個人遊」旅客2009年在港的額外消費總值約264億港元,為香港經濟帶來約161億元的增值額,增加的職位數目約50,300個。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最嚴峻的時候,香港的遊客仍持續增長。科技大學教授雷鼎鳴估計,香港若失去「個人遊」,失業率會由現時的3.3%,推高至5%,約7萬個職位將消失。 

三、「個人遊」成功的三大啟示

 實施了9年的「個人遊」,為香港與內地以至兩岸關係的發展帶來3個重要的啟示:

 第一,國家強而有力的支持不僅對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讓港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國家強大、人民富裕,更具體地體會到「國家好,香港好」的道理。

 今日中國,外修睦鄰,內興百業,生機盎然。神州大地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改革、開放、穩定、發展並舉,彰顯盛世。欣欣向榮、日漸強盛的祖國,為香港的政治穩定、社會和諧與經濟繁榮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港人已深深體會到中央對香港的關心以及背靠祖國的有利優勢,國家民族觀念日益增強,回歸後港人國家身份認同持續上升。

 第二,「個人遊」的成功推行為台灣提供示範,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先行先試的意義。

 「個人遊」、CEPA為香港帶來巨大商機,促進了社會的繁榮穩定,對台灣也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和借鑒意義。實際上,如今大陸遊客訪台、兩岸簽署ECFA,就是香港「個人遊」、CEPA的「翻版」。台灣島內高度評價這些舉措,認為「將為台灣再一次開創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大陸遊客赴台「個人遊」、兩岸簽署ECFA對台灣甚至對兩岸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商機,更重要的是開創了兩岸人民直接對話交流的機會,增進了解、消弭隔閡,進而累積更多的共識與互信。這也有助於推動兩岸協商,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關係。

 第三,創新兩地合作機制,切實加強溝通協調,以發展的辦法解決兩地交流合作中產生的問題。

 必須看到,隨著「個人遊」的日漸深入持續,兩地民眾在交往中也難免出現一些摩擦和衝突。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不論是經濟發展比較順暢的時候,還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加強兩地交流合作都是抵禦風險、互利共贏、謀求更大發展的推動力量。這既是香港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兩地交流合作中產生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應該以發展的辦法加以解決。對兩地交流中出現的個別現象,既要認真對待,又不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不可走回頭路。

相關新聞
從「個人遊」看兩地融合的擴大與深化 (2012-06-29) (圖)
報道失實:屋宇署律師樓證梁 無僭建工人房霸地 (2012-06-29) (圖)
三司笑言:無得僭建 (2012-06-29)
陳維安立會返工 梁卓偉重執教鞭 (2012-06-29)
民建聯蟬聯最受歡迎政黨 (2012-06-29)
唐唐憂民粹抬頭獻策應對 (2012-06-29)
麥業成與多名執委退出「人力」 (2012-06-29)
龍聲飛揚:梁振英有誠信 仍然值得大家信賴和支持 (2012-06-28)
黃仁龍讚袁國強 有承擔有原則 (2012-06-28) (圖)
政府重法治 沒想過辭職 (2012-06-28)
佳叔:問責制需人才配合 (2012-06-28)
為民出氣:克勤仔促減廢氣增綠化 (2012-06-28) (圖)
鄧國斌:為官要「見得光」 (2012-06-28)
司馬文准入籍 擬參「超選」 (2012-06-28)
來論:全透明何來隱瞞?何關誠信? (2012-06-27)
政府《諮詢報告》建議 區會下屆無委任 (2012-06-27) (圖)
曾蔭權自評:遺憾與成就同在 (2012-06-27) (圖)
黃錦星漏口風 新班子或明曝光 (2012-06-27) (圖)
版權例今屆立會無得二讀 (2012-06-27)
市民認同「中國人身份」增1個點 (2012-06-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