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右起:陳恆鑌、梁志祥、岑旗開、曹海雷、陳世光、王振聲、曾佩倫互動討論中相繼發言。
曹海雷主任與本港十位政商界及地區人士進行互動討論,就特區的發展規劃、產業重點、具體支持政策以及香港商界如何參與和把握商機等議題作深入討論。
劉江華:深港兩地有條件打造「黃金走廊」
行政會議成員及立法會議員劉江華認為,前海發展和香港息息相關,前海地處深圳、香港、廣州這一條廣東地區最發達的發展軸上,而且毗鄰深港兩大機場,深港兩地有條件打造「黃金走廊」。
梁志祥:新區與新界西區互相促進
新界社團聯會會長梁志祥認為,前海區是香港金融業、現代服務業人才進軍內地的橋頭堡,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交通網絡便捷,前海區與新界西區互相促進發展,以連接國家銳意發展服務業的板塊。
王庭聰:科技合作擴大發展空間
香港新界工商業總會會長王庭聰指出,內地城市建設速度雖然快,但在管理上有改善空間。他相信兩地在科技上合作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建議各界人士切實了解當地的投資環境和發展重點。
張德熙:優勢互補發展證券
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建議,前海也可興建金庫,並由政府管理,與民間合作,在CEPA下使之成為在粵港商來料加工的重要原料庫。他認為,前海可發展證券服務,建議讓港人在前海直接購買A股。
吳偉利:港深合作經驗互補
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偉利指,前海和香港金融合作,不僅令兩地多了商業發展的機遇,對國家的進步、金融發展也有貢獻。他衷心希望深、港兩地的金融合作,可以促進國家更上一層樓。
葛佩帆:盼優惠政策、簡化稅制、完善醫療
香港互聯專業協會創辦人葛佩帆表示,資訊科技是香港百業的支柱,業界一直面對不少困境導致失去不少商機。她指業界對前海有期望,由於內地正處轉型和13億人口蘊藏龐大的市場,香港許多金融、會計等服務業企業和人才均欲紛紛北拓,盼望前海的稅收考慮提供吸引企業和人才的重要優惠政策,簡化稅制,免除香港專才雙重交稅,和提供交通、醫療的配套。
陳恒鑌:前海助港專才進軍全國
新界青年聯會主席陳恒鑌指出,前海更是香港地區700萬人口市場走向全國13億人的重要里程。粵港在CEPA服務貿易自由化基礎上繼續深化合作的平台,但兩地的專業認證有異,期望當局能優化有關互認性。
陳世光:工商界促實現簡快通關方法
香港新界工商業總會副主席陳世光表示,目前內地稅務複雜,建議政府簡化香港專業人士北上執業的手續,工商界期望加強通關的便捷化,針對內地法規和政策的要求,建議前海當局會在區內提供「一站式」服務中心。
王振聲:引進高端人才決定成功關鍵因素之一
新界總商會主席王振聲指出,前海發展的方向正確,能否引進高端人才是決定成功關鍵因素之一。期望各界在兩地法制、稅制提出大膽建議,加強投資者的信心。
曾佩倫:研究措施吸納外來人才
全港各區工商聯副會長曾佩倫認為,前海可在稅務、教育、住屋和醫療等多方面研究措施,吸引外來投資者及吸納人才。只要深港兩地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利用區位、資源和人才優勢,前海可作為人才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