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環球時報評谷案:誰也不能恣意妄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薄谷開來被控故意殺人罪事件近日成為社會熱點。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田一涵 北京報道)薄谷開來被控故意殺人罪事件近日來成媒體關注熱點。由《人民日報》主辦的《環球時報》27日撰文指出,審理薄谷開來案件是法律尊嚴在中國不斷鞏固途中的一個標誌性節點,它迄今向社會傳達的最大信息是,誰也不能恣意妄為,尤其是不能傷害他人的性命,無論什麼樣的地位和權力都不能保護一個人不受懲罰地做例外。

 這篇題為《社評:任何人走上刑事被告席都是普通人》的文章寫道,薄谷開來以如此特殊的身份涉嫌殺人,是中國司法從未經歷過的案件。它是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次特殊檢驗,也是在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激烈競爭時,對公眾理性分辨力的一次磨練。文章並表示,司法部門應對薄谷開來案件的審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證人們對案情的了解始終與事實相對應。這一點做得越好,審理此案對中國法治建設的正推動效果就越大。

假想「潛規則」毫無根基

 文章指出,在很多信息疊加在一起的時候,人們應當有一個大的判斷:中國的進步是綜合的,隨著中國的經濟、社會治理以及輿論開放都向前走了很遠,任何事件—無論它有多「重要」—的解決環境都已發生深刻變化。一些被聯想的重要「潛規則」事實上在今天已經毫無根基。

 文章認為,儘管法院也不斷成為批評的對象,但法律越來越成為社會公平的最大保障。今天眾目睽睽的案子如果搞蓄意司法不公漸漸不可思議,它的巨大風險正使其變為不可能。

 文章表示,薄谷開來案是刑事案件,社會把它作為刑事案件去看,這是將法治變成習慣的一次體驗過程。任何人站到刑事被告席上都是普通人,中國社會需要這樣的平常心。

相關新聞
石原購島論或影響東京申奧 (圖)
石原滿足私慾 日為風險埋單
小資料:目前申奧國家(城市)
中日就建海上聯絡機制達共識
日相「出兵保釣」論 中方強烈不滿
菲議員再燃火頭 拖聯國介入南海
採油平台導管架赴南海 (圖)
雨災遇難者頭七 北京高層致哀 (圖)
加快安置房建設 (圖)
嚴密預案 防災後疫情 (圖)
村民避過一劫 有賴防洪預演 (圖)
大雨再襲京城 (圖)
保監局:險企估損7.9億 (圖)
實地探訪:重災區生活漸復常 (圖)
特稿:一場雨,一個悼念日 (圖)
漁民闖海系列四之三:黃海 (圖)
山東漁民 犯險拓展漁場 (圖)
赴韓漁證需搖號 一個炒至30萬 (圖)
捕撈業獲利小 本地漁民多轉行 (圖)
「掃地窮」打法 中國近海幾無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