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韋森特」同襲深港,風雨過後,兩座城市兩番景象:深圳11.5萬棵樹木在狂風中折斷倒伏,損失慘重,斷損樹木垃圾需20天才能處理完畢;與深圳樹種選擇、土壤環境相差無幾的香港,倒樹僅千餘棵。有深圳網友戲稱,不僅深圳人覺得「沒根」,連深圳的樹也根基不牢。然而,不尊重植物生長規律的密集種樹行為,只是中國城市建設中急功近利的表象,背後暴露出城市建設不遵循科學規律、急功近利、只圖表面功夫的弊病。
深圳城市建設20多年,行道樹也經歷多次選擇。這次被密集「折腰」的11萬餘綠化樹中,大多以垂葉榕、黃槐、洋紫荊等樹種為主,這些樹種紮淺冠大葉繁,抗風能力弱。由於先天不足,對後天栽種埋下隱患。近兩年,深圳為舉辦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新植樹128.8萬棵。為趕工期,許多樹根栽種時連塑料薄膜都沒有拆走,且周邊預留土壤根本不足以支撐樹木生長,成為大面積行道樹倒伏的主要原因。
連日來,深圳大雨未停,許多樹木是「歪而未跌」,對路人安全造成影響。當局要求路政工人上街扶樹,此舉不僅未考慮工人安全,「救樹」方式也未見科學,因為歪倒的樹木大多不是原地長大,而是從外地購買回來的大樹,樹根二度受傷後再被泡爛,如勉強復栽,未來抗風能力更弱,再遇颱風倒伏威脅仍然存在。
不尊重自然規律、急功近利,只圖表面光鮮,是內地許多城市的通病。許多新興城市為在短期內營造綠樹成蔭的城市環境,大手筆購買行道樹,樹木移植後被破壞其根系,栽種時為配合街道環境割斷原本樹冠,令大樹元氣大傷。這種作法與暴發戶心態並無二致。樹木移植後出現水土不服、颱風受傷、意外倒伏一點都不稀奇。隨著城市快速發展,中國城市的行道樹生存環境日漸惡劣,樹木被頻繁粗暴移植,生存空間日漸縮窄。
雨果在《悲慘世界》裡寫道:「一個城市的良心是下水道」。雨果借這句話想要抨擊的不是城市的排水系統,而是西方世界的罪惡。而我們也可以借「韋森特」颱風之眼,從一座城市的樹木根基,看出一座城市建設管理的本源。城市建設部門是一座城市資源的統籌者,除了城市行道樹之外,排水系統、交通網絡等城市建設,無不是百年大計,民生所繫。尊重自然規律,讓建設和人的生活融合為一,才是真正以人為本。這不僅是深圳這座年輕移民城市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需要時時牢記的根本。 ■香港文匯報記者 熊君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