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史海風雲:「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願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11]     我要評論

——軍史專家解謎「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稱由來

 前文闡述是因為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在組建東北邊防軍時,就曾考慮和提出,東北邊防軍一旦赴朝參戰,即採用志願軍的名義。另一原因如下﹕

 二、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後,將東北邊防軍正式改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此後,中國出國赴朝參戰的部隊都定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

 1950年9月15日,美軍從朝鮮中部的西海岸仁川港登陸。10月1日美軍向「三八線」以北進軍。當日,朝鮮首相金日成致信毛澤東主席,向中國提出出兵援助朝鮮的請求,指出:目前戰況極端嚴重,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機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

 同日,斯大林也發來了建議中國派部隊援助朝鮮的電報。斯大林在電報中說:根據眼下的形勢,你們如果認為能用部隊給朝鮮人以幫助,那麼至少應將五六個師迅速推進至「三八線」,以便朝鮮同志能在你們部隊的掩護下,在「三八線」以北組織後備力量。中國師可以志願者身份出現,當然,由中國指揮員統率。

 10月2日,毛澤東覆電斯大林:我們決定用志願軍名義派一部分軍隊到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援助朝鮮同志。同日,毛澤東致電高崗和鄧華,召高崗立即來京開會,令鄧華「邊防軍提前結束準備工作,隨時待命出動,按原定計劃與新的敵人作戰」。

 10月3日中午,朝鮮首相金日成召見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面談了北朝鮮的危急形勢,並稱恐非請中國援助不可。

 10月4日和5日,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出兵援助朝鮮問題。會議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積極主張出兵,另一種意見是主張暫不出兵。然而,大多數與會者認為:如果我們不出兵,整個朝鮮被美國侵佔,我國大陸就面臨著美國侵略的威脅,中國東北地區的電力將被其控制,工業基地將遭到嚴重破壞,中國將失去安心進行經濟建設的保證。美國侵略者將會更加猖獗,國際國內反動氣焰將會增高,這對我們極為不利。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充分討論、權衡利弊之後,意見達到了一致,遂於5日作出了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

 1950年10月8日,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決策,毛澤東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名義簽署了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命令指出:「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

 至此,東北邊防軍不僅正式改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而且,以後陸續出國赴朝參戰的部隊,都定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三之二)

 ■來源:中國軍網

相關新聞
80後擁「老闆」夢集資開咖啡館 (2012-08-11)
史海風雲:「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願軍 (2012-08-11)
歷史上的今天:三峽工程1期移民計劃展開 (2012-08-11) (圖)
湖北:七旬翁騎單車遊半個中國 (2012-08-11)
江蘇:南京63公里巴士線 網民:「史上最長」 (2012-08-11)
上海:酒店「天空泳池」考驗泳客膽量 (2012-08-11)
遼寧:海灘驚現女子帶巨蟒戲水 (2012-08-11)
深圳:弘法寺方丈當證婚人 (2012-08-11)
碩果「菌王」 (2012-08-11) (圖)
無腿「慈父」尋女 竟是愛心騙局 (2012-08-10) (圖)
山東 7歲女童賣報 為奶奶買理療儀 (2012-08-10) (圖)
湖北 街頭驚現「妖嬈哥」穿紅裙踩高跟 (2012-08-10) (圖)
京奧10元鈔身價暴漲420倍 (2012-08-10) (圖)
史海風雲:專家解謎「中國人民志願軍」由來 (2012-08-10) (圖)
童言成詩 八歲男孩爆紅網絡 (2012-08-09) (圖)
廣東 夫妻離婚 爭網遊賬號 (2012-08-09)
浙江 商人150萬造「方舟」 準備避難 (2012-08-09) (圖)
《鄂爾多斯婚禮畫卷》認證最長皮烙畫 (2012-08-09) (圖)
家事5年「AA制」 妻告夫要離婚 (2012-08-08) (圖)
四川 腦癱少女單指敲出40萬字小說 (2012-08-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