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雖有易建聯(左)助陣,中國男籃仍排名墊底。 美聯社
中美爭霸懸念迭出、俄羅斯首次退出三甲、群雄並起瓜分獎牌……奧運格局在倫敦被重新洗牌。
中美爭霸的熱點從賽前延續到本屆賽會的尾聲階段。最終美國以46枚金牌和104枚獎牌回歸雙榜榜首,中國以38枚金牌和87枚獎牌位居次席。
前蘇聯自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首次參賽後,就將奧運格局改寫為美蘇對壘。在隨後的半個多世紀裡,前蘇聯代表團一直穩居第一集團,並成為7屆奧運會的領頭羊。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代表團的整體實力雖有所削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金牌總數仍然穩定在三甲之列。
在倫敦奧運會上,俄羅斯遭遇「滑鐵盧」,前半程僅獲得3枚金牌,排名始終在10名左右。雖後程發力,卻為時已晚,最終以24枚金牌數位居東道主英國隊之後,獲得第四名,在其奧運60年的歷史中(包括前蘇聯時期),首次被擠出金牌榜三甲。
英國卻在本屆賽事中將東道主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29枚金牌數比北京奧運會時的19枚提升了近40%。
本屆奧運會上,第一集團的爭奪還能分出中美、英俄對決這兩條相對明晰的「主線」,而第二集團的爭奪卻陷入混戰,甚至無法劃出明確的界限。
韓國(13金)、德國(11金)、法國(11金)分別佔據了此次金牌榜5至7名的位置,同獲8金的意大利和匈牙利分列第8、9名,均有7金在手的澳大利亞、日本、哈薩克,則佔據了第10至12名的位置。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奧運會日益強大的影響力,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大了對體育的投入;全球性的體育與人才交流,促進了各項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均衡發展;因此,在未來的奧運大賽中,金牌和獎牌的更加分散,奧運會上的「一家獨大」將成為歷史。 ■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