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投資權證應否「溝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28]     我要評論

中銀國際證券股票衍生產品執行董事 雷裕武

 近期港股在20,000點徘徊整固,缺乏明顯方向,即市波幅也明顯縮減,如上周瓻高低波幅僅300點。在目前市況,已持貨的投資者或要面對重大抉擇,到底繼續持貨或忍痛止蝕;而權證投資者的考慮更大,當大市轉趨窄幅整固,權證的時間值也逐步萎縮,到底應立刻止蝕離場、繼續持貨等待反彈日,還是在低價再買貨加注「溝淡」,以減低平均購入水平?

質優資產才適宜作中長線持有

 讓我們先重溫平均購入法的概念和運作。平均購入法,又稱為「定額投資法」,是一種投資者常用的入市策略,透過持續分段吸納目標股份,有效地減低平均入貨價。實際運作簡單,關鍵在於「定時定額」入市,在價格下調時,投資者可用較低價錢,增加持股量,藉以降低平均成本。當正股價格上升,由於投資者已曾在低位購股,平均購入價較現價為低,故此他們可從中取利。單從計算方法來看,這投資策略也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先決條件是相關資產必屬質優,具增長潛力,並適合中長線持有。

 到底平均購入法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投資法?筆者以往曾在本欄提及一些限制,特別是相關資產會否已出現結構性問題,或已不適合作中長線持有。最近接觸到一位投資者,他曾不下數次購入同一權證「溝淡」,期望減低入市價,結果市況持續下跌,最終仍未能避過虧損的命運。原來,除了中長線投資者外,也有短線投資者嘗試利用相同策略在權證投資上,在市況逆轉時未有果斷地執行止蝕,反而選擇加注「溝淡」,藉以部署迎接下一次升浪,結果往往越買越低,甚至全軍盡墨。

 眾所周知,權證只適合作短線買賣,投資者利用其槓桿效應,捕捉正股的短線走勢來提升投資回報。一旦市況逆轉,投資者便要立刻沽貨離場,等待下一個機會。然而,要在虧蝕時忍痛離場,實在需要極大的紀律性和勇氣,結果,不少投資者在猶豫不決下,往往把短線投機買賣變成中長線投資,在時間值持續消耗下,大大影響回報表現。

股證非「平均購入法」最佳目標

 一般來說,平均購入法並不宜應用在權證投資上,主要因為產品設有期限,加上受到時間值流逝的直接影響,(即投資者每日持貨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並不能如正股般作長線持有;即使正股股價最終反彈,但升幅未能抵銷時間值帶來的負面因素,權證也可能難以重返原先水平,故此,傳統來說,認股權證並不適合作長線持有,也非實踐「平均購入法」的最佳目標。

 假如投資者的權證持貨,暫時出現帳面虧損,但對正股的短線走勢仍充滿信心,堅持再度入市「溝貨」減低平均買入價,筆者建議他們在選擇條款上多下工夫,盡量選取一些股價即將突破的掛u股票,並以年期較長,較為價內的條款為首選,此權證擁有較高內在值,時間值流逝的影響也相對較慢。當然,投資者必須貼市,對正股在投資期的即時表現也不容忽視,一旦市場傳來任何對股價不利的消息,投資者便應立刻沽貨離場,以免出現越買越低的情況。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內銷亦受壓 廠企清貨忙 (圖)
成本漲利潤薄 商戶紛結業 (圖)
內銷失靈 較外銷更嚴峻 (圖)
提高低收入群消費能力 (圖)
穗部分百貨黃金周銷售情況 (圖)
銀娛勁賺34億增8倍 (圖)
金沙中國經營利潤實增20% (圖)
特稿:濠賭股未來成敗看路捕m灘 (圖)
中石化:未來增與民資合作 (圖)
周松崗:國家機密不能作擋箭牌 (圖)
建行全年不良率料維持1% (圖)
中遠洋:有信心全年吞吐量增10%
高速傳動續減價保訂單
海通證券擬48億增資海通國際
中信資源貿易業務增長勁 (圖)
半年盈利倒退24% 京客隆股價挫9%
神華 兗煤:下半年煤價料回升 (圖)
存保會:保障上限難調高 (圖)
海隆料鑽桿價格將回升
富豪酒店半年少賺9.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