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華體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CBA財大難掩才缺尷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CBA總決賽,現場氣氛火熱。 資料圖片

——贊助金額升數倍 年均逾3億

 CBA聯賽(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場館規劃設計培訓會議日前在佛山召開,中國籃協競賽辦副主任柴文勝透露:「CBA未來5年的商務運營合同即將簽署。與前7個賽季相比,贊助金額有望提升數倍,年均超過人民幣3億元。」不過,有內地傳媒揭示,CBA火熱的背後是俱樂部入不敷支以及後備人才短缺的尷尬現實。

 柴文勝介紹:「上賽季CBA常規賽,觀眾上座率達到77.82%,季後賽上座率更普遍增加,北京、浙江、上海、山西和新疆的主場上座率高達100%。總決賽第5場,央視收視率達到1.83%,超過NBA在中國的收視率,創下CBA總決賽單場歷史收視率新高,也是2012年所有國內體育賽事收視率紀錄。」隨著CBA關注度提升,聯賽品牌價值也大幅上漲,柴文勝表示:「聯賽未來5年的商務運營合同即將簽署,贊助金額年平均值超過人民幣3億元。」

 此前有內地傳媒披露,籃協財大氣粗後,怎樣分配這個大蛋糕還是未知數,目前CBA各俱樂部虧損嚴重,但未必能從新合同中增加多少收益。

 另外,國家隊奧運鎩羽而歸,再度警示:CBA熱鬧的背後是僅靠外援支撐、缺乏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尷尬現實。

 籃球名宿張衛平曾這樣評價中國男籃:「姚明退役後,我們的陣容老的老、小的小,傷病又多,加上世界籃球水平快速提高,我們有些停滯不前。隨著核心球員年齡增長、傷病增多,球隊整體實力其實是在退步。」

 有專業人士指出,俱樂部為了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對大牌外援過分依賴,這讓本土球員的成長空間受到壓縮,本土球員尤其是年輕球員很難快速成長。

僅靠外援 忽略後備人才

 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前主任李元偉表示,要想抑制籃球的滑坡,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國女籃原主帥馬赫曾說過,澳洲籃球的崛起,是因為他們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青少年培養上。10年前,他們不是我們的對手。但現在,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已經非常大了。所以,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年輕隊員的培養上。」

 李元偉認為,只有擴大後備人才儲備,才是中國籃球重新強大的基礎。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曉莉

相關新聞
CBA財大難掩才缺尷尬 (2012-08-28) (圖)
中華拾錦:中乒賽 國手包攬四冠 (2012-08-28) (圖)
中華拾錦:女足世青盃 中國遭淘汰 (2012-08-28)
中華拾錦:國籃第十次奪亞青錦標 (2012-08-28) (圖)
羽超聯賽悄然揭幕 (2012-08-27) (圖)
羽超妥協中艱難前行 (2012-08-27) (圖)
30「中國足球希望之星」赴西甲留學 (2012-08-27)
英超雙劍合璧 申花憾和魯能 (2012-08-27) (圖)
中超第23輪賽果 (2012-08-27)
國籃勝日本 獲世青入場券 (2012-08-27) (圖)
中華拾錦:王勵勤克馬琳晉級決賽 (2012-08-27) (圖)
中華拾錦:克萊奧確認已提出轉會 (2012-08-27) (圖)
學轉英超 (2012-08-27) (圖)
倫敦殘奧會8.29揭幕 中國代表團選手村升旗 (2012-08-26) (圖)
盲人國足盼倫敦再創輝煌 (2012-08-26) (圖)
延續傳奇 追求卓越 (2012-08-26) (圖)
姚明熱心公益為四川兒童慶生 (2012-08-26) (圖)
占士上海灘享沙排樂 (2012-08-26) (圖)
中華拾錦:國乒提前包攬雙打兩冠 (2012-08-26) (圖)
中華拾錦:中網男女單打 名將如雲 (2012-08-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華體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