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成都「名人精子庫」外景。 網上圖片
據悉,各地之所以出現「精子荒」,一方面受觀念影響,捐精者較少,各地捐精者均以在校大學生為主;另一方面對精子質量要求較高,各地捐精者合格率普遍不足20%。
許成岩稱,因精子在儲存過程中有受到損傷的可能,故捐精者的精子密度毫升要達到6,000萬才算合格,一般捐精者很難滿足。志願者年齡在22至45周歲,體檢包括染色體、生育相關病毒(風疹、弓形蟲、鉅細胞等)、愛滋病、乙肝等總計近20多個檢查項目,「基本涵蓋了現有科學所發現的傳染病。」
捐精門檻提高 合格率不足20%
王巍表示,2011年,他所在江蘇精子庫只有不到20%捐精者符合要求,通常10個捐精者中只有1至2人合格。一般情況下,捐精者需要捐獻10次,每次都要做常規檢查,完整的捐精過程耗時3至4個月。除身體指標外,精子庫還要求捐精者身高達165cm,學歷大專以上。
不過,和美國相比,中國捐精標準不算嚴苛。費爾法克斯精子庫是美國最大的精子庫,捐精者必須在18至39歲之間,身高1.78米以上,至少受過大學教育,家族三代不能有任何基因遺傳疾病和傳染病。捐精者須接受面試,接受從容貌到氣質再到個性的全面考察。專家坦承,中國目前僅僅在精子密度上做出嚴格要求,對捐精者個人的綜合素質並無考察,所以求精女性的選擇餘地非常小。
擴大捐精來源 方紓「精子荒」
捐精群體太小是精子庫數量陷入困境的一大原因。目前,各地捐精志願者均以大學生為主,其中山東省精子庫的捐精大學生比例超過95%。許成岩表示,要想有效緩解「精子荒」,擴大捐精志願者的絕對數量是根本解決途徑,「高校人數有限,應倡導全社會的適齡男性都加入到其中來。」王巍也認為,應加強全民普及宣傳,捐精和無償獻血、捐獻骨髓幹細胞一樣,都是一種崇高的人道主義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