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閒話桑梓:哈爾濱收復「濕」地 松江兩岸變宜居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百里生態長廊 優化城市環境

 每一個哈爾濱人都對母親河松花江有著深深的眷戀,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曾燕南(見圖)也不例外。作為哈爾濱市城市經濟專業學科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他對故鄉和母親河有著更深厚的感情,因為在二十幾年的時間裡,他一直致力於哈爾濱城市規劃與經濟發展的學術研究,每天都目睹著故鄉變靚、變美,他是松花江從母親河到城市戰略發展核心華麗嬗變最有力的見證者。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孫菲

 「就人類發展歷程來看,濕地對於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它是水資源、土資源這兩個城市立地核心要素的載體。這樣看來,穿城而過的母親河松花江無疑是大自然對於哈爾濱人的一份難得的眷顧。」 曾燕南開門見山地說,「誕生在松花江畔的小漁村,滿語稱之哈爾濱,意思就是「打魚泡」、「曬網場」。

旅遊產業 聞名遐邇

 的確,沿江兩岸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養育了早期的「哈爾濱人」。到了清朝,兩岸先後設立了渡口、網場。隨著人口的增加,松花江、阿什河、呼蘭河流域的農墾規模空前加大,為關內移民的大量湧入以及隨之而來的城鎮規模大幅擴張提供了條件基礎。

 20世紀初,中東鐵路正式通車,揭開了哈爾濱現代城市形成的序幕。隨著外來資本的不斷湧入,18個國家相繼在哈設立領事館,哈爾濱成為了擁有20多個國家近10萬外國僑民的國際性商貿型城市,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小城鎮也在內河航運的帶動下逐步發展起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松花江的航運作為城市貨運和客運的主要方式,在城市的開放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後,太陽島公園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景區,以松花江為主要載體的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聞名遐邇,松花江沿岸在哈爾濱市旅遊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

高新技術 拉動經濟

 進入21世紀,隨著全球化的快速推進、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資源與環境壓力的日益加大,哈爾濱與全國眾多城市一同,步入了一個總體轉型的歷史階段。城市能否順利轉型發展,直接決定著城市競爭力的提升與否。此時,松花江兩岸經濟發展的天平被重重壓在了城區過於集中的南岸一側,其中衍生的交通擁堵、生態環境遭受衝擊等問題日益突出。顯然,此時的南岸已經無法完全承載整座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資源配置的優化。

 「由於濕地具有優化環境質量、維護生態平衡、提供動植物資源、旅遊休閒及傳承社會文化的綜合功能,是支持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因素,因此直接關係到城市能否可持續發展」,曾燕南認為,現代城市只有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三者的協調統一,才能可持續發展,打造宜居城市,否則將嚴重缺乏後勁,偏離現代城市的本質。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近年來,哈爾濱市以「一江居中,兩岸繁榮」作為城市發展的戰略總綱,推動城市發展空間向松花江兩翼更廣闊領域拓展。松花江在哈爾濱城區段平均江寬4.3公里,120公里長、面積468平方公里的城中濕地資源,形成了「萬頃松江濕地,百里生態長廊」的濕地景觀帶,展示著中國最大的原生態多樣性城市濕地的獨特魅力,帶動了南北兩岸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曾燕南說,新戰略實施後,哈爾濱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GDP始終保持著2位數的增長速度;產業結構優化得到升級,呈現出「三二一」的發展格局,其中食品、醫藥、裝備製造業、石化工業等四大優勢產業對全市經濟的牽動作用明顯。尤其是科技創新城在北岸落地以來,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哈爾濱經濟發展的動力源,連續多年實現產值均過千億元。

相關新聞
國際條約證琉球不屬日本 (圖)
國際法文件鐵證如山 (圖)
專家:「購島」蔑視國際法則 (圖)
遏止邪風:日欲翻二戰案 中俄早有警惕 (圖)
淵源深厚:琉球曾為中國藩屬國 (圖)
琉球群島鳥瞰圖 (圖)
《人民日報》斥日不思悔改 (圖)
10艘公務船留駐釣海
無人飛機將監控海疆 (圖)
大熊貓赴仙台料告吹
專家解讀:關係降冰點 野田要知錯
美學者:華可重創日經濟
日元老籲擱置釣島爭議 (圖)
台灣大遊行 盼兩岸聯手保釣 (圖)
穗數千人抗議日警非法登島 (圖)
深懸賞緝拿20打砸者
聚焦十八大:黑龍江.亮點篇 (圖)
八大經濟區強筋骨 十大工程助躍升 (圖)
十大重點產業 蓄勢對俄合作 (圖)
打通陸海聯運渠道 對接國內外物流網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