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建源動議吳克儉引咎下台,被立會否決。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反對派議員在昨日立法會提出動議,聲稱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要為特區政府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指引一事負責,「引咎下台」。多位建制派議員在辯論時坦言,吳克儉在處理是次事件上確有失誤,應深切反省並汲取經驗,但未致於要下台。吳克儉在回應時承諾自己會深切反省。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則表示,是次事件令當局深刻體會到政府的諮詢和溝通方式有改善的空間,但因此而斷言官員出錯並要引咎下台,並非社會所樂見的。最後,有關動議在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議員中均未獲過半數支持而被否決。
李慧k:洗腦說不盡不實
民建聯副主席李慧k昨日在會上發言時批評,反對派將推行國民教育等同洗腦,是不盡不實的說法,令她感到痛心,強調目前的安排根本做不到洗腦的效果,而學校可自行決定是否開展該科及施教的內容,相信學校和老師可以自主。又強調,即使吳克儉下台,也不能挽回事件對社會的負面影響,而教育局官員需要總結經驗,特別是課程引發擔憂時,官員言論激化了矛盾,需要好好總結經驗。
蔣麗芸:葉建源專制無理
民建聯副主席蔣麗芸則批評,提出該動議的葉建源,認為這是專制、無理、霸道的行為。質疑對方身為教育界代表,提出的議案並非爭取更好的教育環境,反而是要求局長下台,是令業界失望:「假如我公司有同事想到新政策,經過研究,大家都認同,最後決定唔做,你使唔使炒鼳呀?」
她強調,吳克儉下台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是否葉建源做局長便可以解決」:「過去10多年,香港發展停滯不前,便是因為當一些官員要推出新政策,內容得不到反對派認同就大做文章,令官員對推出新政卻步。」
鍾樹根:動議如焚書坑儒
民建聯港島區議員鍾樹根亦質疑,葉建源身為教育界議員,要求撤科是干預學術自由,學校自主,並將事件無限上綱到政治爭拗,變成政治手段逼官員下台,並提出一個「焚書坑儒」的動議,是「現代秦始皇」,即要焚毀所有國教科書籍,坑殺推行國教科的官員。
「經濟民生聯盟」主席梁君彥表示,特區政府於事件中對民意掌握不足,並反映吳克儉的政治敏感不足,工作能力未給社會有信心,需要為此次事件負大部分政治責任,必須深切反省,並為社會分化致歉,但吳克儉「罪不致死」。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受爭議的教材是上屆政府通過的,要問責就不應只是吳克儉一人,尤其吳克儉上任僅一兩個月,要求他當「政治超人」,在事前洞悉所有政治危機去「拆炸彈」是不切實際的,故不認為吳克儉需要負上政治責任下台。
吳克儉在回應時承認,自己需要深切反省這次的工作,尤其是「有些事如在未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下推行,真的會適得其反」,並會汲取經驗,將來在處理敏感或具爭議性的議題時我們會盡早將溝通面更廣泛地擴闊到教育及非教育界別的平台。
林鄭月娥則表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爭議已經持續多個月,很不幸由一個教育議題演變成一場社會運動,而吳克儉在巨大的壓力下,領導教育局的公務員同事致力解開國民教育風波的問題。「整個政府團隊,包括行政長官和我本人,都是本著群策群力、互相支援的精神,支持吳局長的工作。」
林鄭:吳樂於聽社會意見
她強調,吳克儉於接任局長首兩星期已經知道社會人士有憂慮,第一時間公開指出《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有偏頗之處,並透過各種途徑公開澄清大眾的誤解,又參與制訂在9月8日由特首梁振英親身公布的政策修訂。「這些都充分表現吳局長樂於聽取社會的意見,並審時度勢,完善政策。」
林鄭月娥坦言,香港社會越來越重視開放、自由、進取及包容,對政府政策有不同意見,甚至持對抗立場亦可能無可避免,而面對這些挑戰,政府官員要有洞察多變的形勢、化解紛爭、謀求共識的能耐,「忽略這些施政的現實環境,而斷言官員出錯而需引咎下台,實在並非社會樂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