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馬青驊出戰F1大獎賽新加坡站練習賽。 資料圖片
中國賽車名將程叢夫曾現身說法指出,巨額投入是所有賽車手的必須經歷,他本人就是因為經費問題而錯失成為中國F1車手第一人。馬青驊也不例外,其父親馬強雲在接受紅網訪問時透露,兒子「每次去參加比賽,我就得失掉一套房子」。
在馬青驊15歲後,馬強雲夫婦每個周末去學校接兒子,連夜打「飛的」去珠海練車,周日晚上再回上海。「半小時一節的訓練課需要1500港幣,青驊一天練8節。按當時的匯率,一天的練車費接近15000元(人民幣,下同),加上來回機票、食宿,去一次要3萬。」馬強雲掰著手指頭計算。
而為了達到訓練效果,青驊在賽道上要開到極速,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發生碰撞,「我記得他在珠海賽道最後一個彎的極速是148碼,青驊在這個彎撞過兩次,前後共賠了50萬。」馬強雲還清楚地記得,第二次撞完後,兒子低聲跟媽媽說「你要準備幾十萬啊」。媽媽的第一反應是:我們家沒有印鈔機。
馬強雲後來算過一筆賬,他跟兒子說:「你每次去參加比賽,我就得失掉一套房子。」
有經紀公司曾邀請馬青驊去美國等地參加一些表演性賽事,開出很高的報酬。當初,父母挺高興,因為兒子能有機會參賽,還能賺點收入。但馬青驊一口拒絕了,他說:「那不是F1,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