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琉球問題上,國民政府內部一直有不同的聲音,這種不同聲音的存在當然會影響到蔣介石本人對琉球問題的思考。外交部在1942年1月擬定的「解決中日問題基本原則」草案中,就表達了反對收回琉球的意見。而在此之前的1月17日,外交部亞東司司長楊雲竹就已經私下向美國駐華外交官謝偉思(John Service)表示中國不會收回琉球。因此,代理亞西司司長徐淑希認為,琉球與朝鮮類似,屬於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朝貢國,與台灣不同。
政府內部轉變態度
為準備開羅四國會議,國民政府相關部門開始籌劃相關提案,琉球問題也在其中。軍委會參事室和國防最高委員會國際問題討論會的提案都曾提出過收回琉球。但均準備了變通辦法,即在不能收回的情形下,可將琉球劃歸國際管理或劃為非武裝區域。
但隨著開羅會議日期的臨近,國民政府有關部門向蔣介石提供的參會決策也逐漸修改,對琉球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明確提出收回,而是採取淡化處理的態度。1942年初,外交部就已經提出中國不必收回琉球,國防最高委員會、軍委會參事室在開羅會議迫近時也有放棄琉球之議。
美國是另一因素
美國的態度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而中美關係的親疏當然會影響到琉球問題。蔣介石本人對美國的不滿與猜忌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就已經出現。蔣介石不希望因琉球問題而讓美國誤會中國,進而激化原本存在的中美之間的不信任。
11月13日,蔣介石自述與羅斯福、丘吉爾會談所採取的態度:「此次與羅、丘會談,本無所求、無所予之精神與之開誠交換軍事、政治、經濟之各種意見,勿存一毫得失之見則幾矣。」蔣介石對琉球問題態度的轉變已可預見。11月14日,蔣介石著手準備與羅、丘會談的資料及提案,在乙項「遠東政治之提案」中有3點建議,而琉球已經不在歸還之列。11月15日,蔣介石自述其決定在會議時不提琉球問題的原因是:「琉球與台灣在我國歷史地位不同,以琉球為一王國,其地位與朝鮮相等,故此次提案對於琉球決定不提。」至此,蔣介石自「九.一八」以來所堅持的收回琉球之議似乎已被放棄,但蔣只是決定不提琉球問題,並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他已經放棄琉球。(二之一)摘自《困中求變:1940年代國民政府圍繞琉球問題的論爭與實踐》■作者:侯中軍 來源:《近代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