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當雷鋒買過手錶和皮夾克的「新聞」曝光後,有人曾對此頗有微詞。時至今日,仍有人以當年手錶和皮夾克價格一定很貴為由,對雷鋒提出種種非議。為此,筆者不久前利用公出機會,在長沙採訪了對此事最有發言權的雷鋒工友張建文老人,詳細得知雷鋒的手錶和皮夾克都是從寄賣商店裡買的很便宜的舊貨,而且令人感動的是,雷鋒當時給張建文也同樣買了一份。
今年76歲的張建文老人原名張希文,現住長沙市望城區高塘嶺鎮高塘社區。1956年,張建文與雷鋒同在望城縣委交通班擔任通訊員,曾住同一張上下鋪。1958年,雷鋒報名去鞍鋼,張建文由於已婚,便報名去湘鋼但被一起派往鞍鋼培訓。張建文老人介紹,雷鋒起初將自己的名字「雷正興」改為「雷峰」,意為站得高才看得遠;後來時逢大煉鋼鐵,便又改為帶有「金」字旁的「雷鋒」,意為百煉成鋼當先鋒。同時,張建文也請雷鋒幫忙將「張希文」改成了「張建文」,意思是要變被動希望為主動建設。
穿皮夾克參加舞會
在談到雷鋒買手錶和皮夾克的事時,張建文老人深情地回憶說:「當時鞍鋼文化生活很豐富,周末經常有舞會,團組織動員大家參加。在舞會上,我們看到有的東北工人穿著皮夾克很精神,很多人也勸雷鋒參加舞會要穿得好點。大約是1959年2月的一個星期天,雷鋒拉著我去寄賣商店轉,看見那裡賣的舊貨都很便宜,於是便買下了手錶、皮夾克和一個皮箱,都是很便宜的舊貨,三樣合在一起才幾十元錢。因為我家裡困難,他就給我也買了手錶和皮夾克,他自己買的皮夾克是棕黑色的,給我買了一件黑色的。雖然是兩件舊皮夾克,但打過油還很亮,我還穿著那件黑皮夾克和雷鋒等工友一起合過影」。張建文老人還特地補充說:「當時,寄賣商店裡賣的舊手錶有『小三針』和『大三針』兩種,『小三針』比『大三針』便宜很多,雷鋒給他自己和我買的兩塊手錶都是『小三針』的」。張建文老人接著回憶說:「後來,雷鋒把穿著皮夾克的照片寄給望城縣委的老領導。縣委趙陽城書記看到了雷鋒這個照片,回信批評了雷鋒,全國人民正在勒緊褲腰帶,你怎麼能穿皮夾克?希望你艱苦奮鬥,永不忘本。雷鋒讀後非常慚愧,就把那件皮夾克收了起來」。
默默代友寄錢回家
張建文老人念念不忘雷鋒對他的幫助。他說,雷鋒當年會開拖拉機,去鞍鋼不久就是正式工了,每月工資36元多,而張建文自己是學徒工,一個月掙18元錢,雷鋒便經常在生活上幫助他。到了工廠不久,張建文家裡來信說母親病危,當時他沒有節餘,也就沒有寄錢回家。但一個月後,愛人來信說寄回家的20元錢收到了。他很奇怪,自己明明沒有寄錢回去。問了半天才得知是雷鋒以他的名義寄回的錢。雷鋒精神對張建文一生產生了很大影響。雷鋒逝世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張建文老人就致力於雷鋒精神的宣傳,他家的堂屋已儼然佈置成一個「雷鋒紀念館」。
聽著張建文老人的回憶,筆者深深地感到,如果我們完整地了解了雷鋒買手錶和皮夾克背後的故事,就會覺得這個當年不到20歲的青年時尚但不奢侈,大方而又節儉,為人善良有愛心。
■來源:新華網 作者:荊南翔、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