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學生10大新聞 國教風波居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0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馮晉研) 學友社昨日公布「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結果,國民教育科爭議得票率達七成,位居榜首,並發現在由學校提出的30則候選新聞中,有22則涉及政治,打破歷屆之紀錄,反映中學生普遍關注政治新聞,及傾向留意具標誌性人物及重大爭議的事件,尤其是「二元對立」的新聞,但對於相對複雜的新聞,如東北發展的爭議等則未能深入分析爭議背後的理據、成因及探討解決方法,學友社建議學校應加強通識教育,在教師專業的輔助下,協助同學分析重大爭議背後的前因後果,促進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從而加強對社會及國際大事的關注。

日購釣島第二 南丫海難第三

 學友社將20所學校提交的建議新聞事件中,篩選出30則候選新聞予中學生投票,在近兩個月收集120所中學共8.58萬張有效選票,得出第22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結果,並於昨日記者會上公布結果(見表)。其中,「國民教育科引爭議 撤科聲音不絕」排名首位,得62,799票,達73%得票率。緊隨其後的「日本購買釣魚島 中日關係再趨緊張」獲52,898票和「國慶南丫島海難 全港哀悼死傷者」獲52,054票,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得票率達62%和61%。

學生未能掌握複雜議題

 學友社分析,在30則候選新聞中,22則涉及政治,數量為歷屆最多。學生對政治新聞關注程度提高,尤其是關乎重大爭議和人物的新聞,而涉及多方持份者、內容相對複雜的事件,如新界東北發展和長者生活津貼等新聞,中學生似乎未能深入分析爭議事件,及掌握爭議背後的成因及探討解決方法。

 該社又分析了入圍的多則政治新聞,發現半數皆與內地和香港的矛盾有關,例如雙非和孔慶東評港人等。學友社建議教師可以此作為國情教育的切入點,讓學生了解內地及香港文化、價值觀的差異,並反思兩地關係,從而認識國家。

 英皇書院中四生劉建均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國教事件影響深遠,故將其放於十大新聞之首。他又認為中學的通識課程有助他分析新聞事件。台山商會中學中五生黃曼茵指,國際新聞與中國和本地新聞同樣重要,對於歐債危機和英國王妃凱特裸照事件等國際新聞榜上無名感到意外;同校的中五生鄭嘉敏則認為關於釣魚島的新聞很重要:「作為中國人,對於釣魚島被奪,不應不聞不問!」

相關新聞
2012年是中國年 (2013-01-01) (圖)
經民聯今年訪京 月內辦集思會定路向 (2013-01-01) (圖)
2元乘車優惠 3月擴至渡輪嶼巴 (2013-01-01)
中聯辦否認為謝偉俊拉票 (2013-01-01)
中學生10大新聞 國教風波居首 (2013-01-01)
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結果 (2013-01-01) (圖)
議政飯局 (2013-01-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