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國際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赴英港孤兒述50載辛酸史 非中非英致迷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04]     我要評論

 近年中國孤兒被海外家庭收養的個案很多,跨國孤兒境況令人關注,在1960年代,也曾有超過100名香港孤兒被英國家庭收養。最近有組織訪查這批年已半百的「異鄉人」,發現他們在陌生環境下,很多都受困於「不中不英」的身份認同,且不為周邊所理解,惟有靠堅毅性格,長大後走出陰霾。

1960年代,大批難民從中國內地湧到香港,本地孤兒院一時爆滿,英國政府遂決定將逾百名香港孤兒送往英國,由當地家庭領養。這些孤兒多是棄嬰,而且多為女童,現年50歲的賈丁(圖左)便是其中之一。她於1963年9月26日與另外4名女童一同抵達倫敦希思羅機場,從此展開艱難適應的人生。

 賈丁成長於鮮見華人的赫特福德郡,養父母一家全是白人,令她難以融入,「沒人理解及支持我的感受,意味我無從表達個人感覺。」這種「疏離及孤立感」迫得賈丁要尋求治療,後來再搬到文化較多元的倫敦。她表示,種族及文化身份是自我認同的關鍵,因此跨種族領養應被視為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辦法。

遭歧視藉寫詩抒愁懷

 時至今日,賈丁仍時常翻閱20年前寫下的一首英文詩,詩中第3節為:

 「In this skin, I'm called a  (在這膚色下,我被叫作)

 bloody foreigner, (活脫脫的異族)

 And told to go home, (叫我滾回家鄉)

 An easy target for White and Black, (白與黑都容不下我)

 Just a quiet Chinese, (生為沉默的華人)

 Whose stereotype is to please. (討好別人是注定)」

 不過,並非所有香港孤兒的經歷都像賈丁一樣。52歲的吉利斯有幸被一個收養了多個族裔、包括黑人孩子的家庭領養,養母達文波特更曾著書支持跨種族領養。吉利斯表示,她與家中其他孩子從未覺得自己「與別不同」,成長過程令她覺得「很放鬆、自在」。

 英國領養及寄養協會(BAAF)於過去3年間,追查其中72名香港孤兒半世紀以來在英國的生活情況,研究跨國、跨種族收養會對孤兒生活的影響,目的是為英國政府收養政策提供意見。

盲目領養難建身份認同

 同是52歲的孤兒馬丁(圖右)認為,目前英國政府盲目推崇跨種族領養的論調並不可取,雖然領養家庭讓孤兒得到溫飽,但卻難讓非白人孤兒建立身份認同及自我形象,「單有善心並不足夠。」

 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受訪者均同意,英國社會愈來愈能包容不同族裔,領養家庭、學校及工作場所日益正視種族差異及歧視,然而,人們仍會以異樣眼光看待家中有不同種族成員的家庭。  ■《觀察家報》

相關新聞
再生能源+互聯網 醞釀第三次工業革命
科技顛覆就業市場 美歐掀失業風暴
營商模式革新 3D打印特色傢具
企業勒褲頭 靠高科技增競爭力
電子世代產業失衡 港青年食老本勢危 (圖)
智能手機盛世 寫app成創職奇葩
科技革命3大結局
赴英港孤兒述50載辛酸史 非中非英致迷失
藉尋根重拾自己 家人團聚解鬱結
英報告:少數裔難適應跨種族領養
持械漢大鬧白金漢宮 遭警電槍擊暈
美「最出色狙擊手」中槍亡 (圖)
白宮晒奧巴馬射擊照 槍癡惡搞 (圖)
安倍擬修憲擁國防軍 分析指野心難圓
無人偵察機似玩具 細到可裝入衫袋
《巴倫》唱好:道指衝萬五點
歐元強勢削出口 歐央行超低息料不變 (圖)
圓周率百萬倍獎金 Google 邀黑客攻城
鋰電池擬禁空運 恐挫蘋果等巨企 (圖)
單戀索女無影 哈里洗塵P無癮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