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打擊復甦 股神債王逃亡
美國經濟回暖,避險資金漸撤出債市,流向更高回報的股市,美國國債價格自從去年12月以來持續下跌,孳息率從低位回升至去年春天以來新高,回報大幅跑輸股市。分析指,目前美國經濟極依賴聯儲局量化寬鬆(QE)政策和超低息環境,倘債息回升,將打擊脆弱的樓市、商界和地方政府投資意慾,最終阻礙復甦。
美債過去30年一直受追捧,但近年投資者紛紛唱淡。有「債王」之稱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創辦人格羅斯早於去年3月,已大手減持美債;美銀美林債券策略師米凱爾林去年10月曾預言,今年初資金將從債市「大轉移」至股市;「股神」巴菲特上周拋售26億美元(約202億港元)債券,都或反映債市正進入轉捩點。摩根大通調查發現,多達1/4投資者持有的美債少於投資組合基準值,是19個月以來最多人看淡債市。
債息升至2厘 樓市首當其衝
美銀美林數據顯示,標準普爾500指數自去年11月以來,總回報逾6厘,相反國債回報為負1.3厘。隨著美股上周升穿14,000點,逼近5年高位,美國10年期債息亦升至2厘,為9個月以來首次,市場預期息率續升,米凱爾林坦言,這成為債券投資者最大風險。
債券遭拋售和借貸成本上升,樓市、車市、私人企業和公共投資首當其衝。佔全美最大樓按比率的30年按揭平均利率升0.15厘,至3.67厘。分析預計按息將升至4厘,打擊買樓意慾,損害樓市復甦。政府投資和私企招聘亦會因貸款利率上升而受到遏抑。
然而另有意見認為,美債孳息於過去兩年都是年頭升,再因歐債危機和經濟放緩而掉頭向下,故目前孳息回升只是市場暫時樂觀情緒所致,經濟師普遍預期聯儲局在2015年前不會加息。
投資者憂慮紓緩 大宗商品遇冷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指數近期從去年11月中低位累升13%,但湯森路透/Jefferies CRB大宗商品指數僅升3.9%,反映投資者對股市的熱情日益高漲,對大宗商品卻興趣索然。股市與大宗商品市場之間的關係不斷下降,原因之一是投資者擔憂情緒紓緩。過去數月經濟出現利好消息,包括美國避過「財政懸崖」,為全球多數主要股市反彈增添動力。
作為全球經濟基礎構件,大宗商品本應分享此樂觀情緒,但事實並非如此,主要原因有三:全球經濟增長、中國發揮的作用下降,以及大宗商品市場周期已很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5%,略高於去年,但低於前年。數字雖積極,但所預計的經濟改善程度,不足以迫使主要央行在短期內加息抑制通脹。對於常被用作對沖通脹的大宗商品,IMF經濟預期所帶來的支撐作用就沒這麼大。
中國對大宗商品市場的支撐作用也不如從前。中國在截至2008年10年間的工業化和後危機時期大力刺激措施,支撐了大宗商品市場繁榮,但這種模式恐難以持久。
此外,大宗商品牛市已有近15年。價格上升引發的通常反應,即市場供應增加,已開始完全釋放出來。這從美國岩層氣產業興旺及鐵礦石供應過剩可看出,從而使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大升的希望減小。 ■CNBC/《華爾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