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張彤禾 傾聽中國打工者的聲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張彤禾。。本報記者章羅蘭攝

 人們往往傾向於「臉譜化」並不了解的群體,若對西方人提到中國工人,大多會想到「血汗工廠」。近年來一系列關於富士康的報道,更是賦予了打工者一系列符號——長時間加班、單調、重複、高強度、缺乏交流、社會底層。不過,在與東莞女工深入交往兩年後,張彤禾寫出了不一樣的東西。她用一線材料,血肉豐滿地還原了一群打工女孩的形象,她們真實而鮮活,並非時代的犧牲品。 ■文、圖:香港文匯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普利策獎得主伊安.約翰遜曾表示,張彤禾的《打工女孩》是關於中國的必讀書,「每個人都知道中國是世界工廠,但我卻第一次在這本書中,真正認識到中國工人的樣子,她們的力量與活力。」

 美籍華人張彤禾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此前曾擔任《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同時也是《紐約客》、《國家地理》等媒體的撰稿人。她的丈夫彼得.海斯勒(何偉)同樣以描寫當代中國的非虛構作品而聞名。近日,由張彤禾歷時兩年追蹤報道所完成的《打工女孩》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她本人也於4月來華,在京滬兩地和讀者見面。

重新書寫農民工

 張彤禾關注的農民工群體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石,他們數量龐大卻面貌模糊——打工者如何從鄉村走出來?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對成功的期盼是什麼?他們的上行通道是否通暢?他們最想改善的是什麼?在書中,張彤禾給出了她的回答:農民工出去打工的動因,並非極端貧窮而是無所事事;農民工將「見世面」,「自我發展」,「學習新技能」與增加收入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通過打工獲取向上流動是可能的,工廠的管理層幾乎都來自流水線;他們最想改善的是獲得更好的學習機會。

 張彤禾筆下的打工者,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工,不是五十來歲,皮膚黝黑,從農田裡來並終將回農村裡去的那些人,她描寫的是更年輕的一代。「他們是農村裡的精英,他們年輕,受過較好的教育,比留在村裡的那些人上進。」在張彤禾看來,如今大多數年輕的農民工不再是種地出身,而是從學校出來,種地其實只是他們看見自己父母做的事,這些農村精英走出農村,是為了在城市生根,而他們的流動則代表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當代中國的微觀寫照

 更進一步,張彤禾專注描寫的是年輕一代打工者中的女性。外出打工整個地改變了她們的命運,城市生活改變了打工女孩對婚姻的期待,她們不再願意嫁給依然留在農村的男性。掙更多錢則提高了她們在家庭中的經濟地位,也改變了家庭的權力結構,這些女性變得比父輩更有權威;城市也改變了她們的生活習慣,她們回鄉後會在有霧的早晨關上窗戶,告訴母親濕氣對身體不好,要求弟妹把垃圾扔在口袋裡而不是隨地丟棄。張彤禾在東莞仔細地記錄下了打工女孩人生轉變的過程,而打工女孩的生活變化正是當代中國的微觀寫照。

 張彤禾原本以為,以外國記者的身份,在中國深入採訪,一定困難重重,實際情況卻大相逕庭。「當你是記者,特別是外國記者,總擔心有什麼官方人士會來找你麻煩,但很奇怪的是,我在東莞採訪的兩年,感覺這兒好像沒什麼政府官員,」張彤禾說,「我就跟工廠裡的女孩們聊天,政府好像離得很遠,大概只在市中心裡有。」

 相對而言,與採訪對象保持長時間的聯絡,卻不那麼容易,「這些女孩流動性很高,你今天見到一個女孩,跟她熟絡些,希望寫她的故事,也希望跟她交朋友,第二次就找不到她,她可能改變了工作,或者她換了手機,或者她沒有手機,一下子就失去了所有的聯繫。」

 至於如何取得女孩們的信任,張彤禾將此歸功於殊途同歸的身份認同:「她們都是外來的,我也是外來的,這讓她們比較容易接受我,我對她們好奇,她們也對我好奇,相互之間的興趣,讓我們成為好朋友。」而隨著採訪的深入,張彤禾發現自己特別能理解這些女孩,「與她們一樣,我也離開了家,同樣了解生活在舉目無親的地方,那種孤獨漂浮的感覺,也能理解開始一段全新生活的快樂與自由。」

興致勃勃地寫中國故事

 《打工女孩》在美國出版的時候,曾引起很大反響。「美國人其實也很好奇,幫我造鞋或者造皮包造手機的這個人是誰?在他們根深蒂固的印象中,這個女孩一定很受罪,一定常常受虐待,因為當地的報紙常常這麼寫,」張彤禾笑言,但看完書之後,這些陳詞濫調就被顛覆了,「原來這些中國的女孩也有她們自己的生活,她們有豐富的思想,豐富的生活,美國讀者覺得這個發現很有意思。」

 說到丈夫何偉,張彤禾坦言對她的幫助「特別特別大」,「從最初萌生寫《打工女孩》的念頭起,何偉就特別鼓勵我,我在東莞採訪的兩年,經常給他寫很長的E-mail,告訴他我在廠裡的宿舍看到的事,他會很有興趣,回信問我很多問題,一個人在外面採訪這麼長時間,有一個人真的很關心你說的那些東西,也有很多看法,這樣的鼓勵是多麼重要。」張彤禾透露,他們夫婦身邊有一小圈子朋友,都是著筆於中國的外國記者或作家,「我們常常在一起,興致勃勃地寫中國故事,寫完了就彼此分享,大家就會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議。」

相關新聞
張彤禾 傾聽中國打工者的聲音 (2013-04-22) (圖)
書評:現代詩人的憂鬱 (2013-04-22) (圖)
書介:那個築建北京城的人好孤寂──金蓮川上的傳說 (2013-04-22) (圖)
書介:卡繆札記II:1942-1951 (2013-04-22) (圖)
書介:饕掏不絕 (2013-04-22) (圖)
書介:And the Mountains Echoed (2013-04-22) (圖)
書介:控制 (2013-04-22) (圖)
徵稿啟事 (2013-04-22)
2013本屋大賞 海賊。男人。熱血 (2013-04-15) (圖)
書評:江迅:記錄大時代,感懷「小生活」 (2013-04-15) (圖)
書介:我不是潘金蓮 (2013-04-15) (圖)
書介:大轉型:中國改革下一步 (2013-04-15) (圖)
書介:吳哥之美 (2013-04-15) (圖)
書介:耶路撒冷三千年 (2013-04-15) (圖)
書介:日夜書 (2013-04-15) (圖)
徵稿啟事 (2013-04-15)
九把刀:偶爾會拍電影的小說家 (2013-04-08) (圖)
書評:白天在夜裡覺醒——讀《眠》 (2013-04-08) (圖)
書介:冰與火之歌第三部:劍刃風暴(上中下三冊) (2013-04-08) (圖)
書介:what.issue 0:黑夜之後 (2013-04-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