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匯觀察:舉國體制不等於人海戰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5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痛楚剛剛痊癒,又一場天災再次降臨。如果說汶川大地震的應急機制更多是牆上制度,5年後的今天,中國的應急救援體系漸趨成熟。但令人心焦的是,當黃金72小時進入倒數讀秒時刻,長龍般的大擁堵卻深深刺痛著國人的心。事實告訴我們:舉國體制不等於人海戰術,人海戰術更代替不了技術設備和科學管理能力。

 舉國體制在地震初始發揮了巨大功效。地震發生1分鐘後,緊張有序的大救援迅速拉啟—公安部啟動一級響應機制;空軍、海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及武警部隊相繼奔赴災區;民政部迅速發送3萬頂帳篷、5萬床被和1萬張床;衛生部組建的第一支專家醫療隊連夜趕赴災區;財政部緊急撥款10億元救災;交通部全力搶修救援通道……舉國體制優勢盡顯無疑。

 但是,當官民各種救援力量潮水般湧入位於高山深谷內的小山城時,初始的神速蕩然無存:原本就「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在天災加「人禍」的雙重夾擊下,不堪重負幾近癱瘓:傷者出不來,救援者進不去,蘆山縣城變成了「救援設備博覽會」,通往寶興的道路變成了停車場,從雅安市至蘆山縣僅40公里,但各種專業救援人員被堵在路上十幾個小時,先進設備無用武之地。

 「現在我們不能光說要幹好事,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事幹好。」一位被堵了十幾個小時的國家救援隊員由衷發出了這樣的呼聲。72小時黃金救援分秒必爭,保持生命通道暢通,成為地震發生頭兩天的關注焦點。與汶川地震波及面極廣不同的是,雅安地震傷亡基本限於一市,且路況險要,人海戰術不僅不靈,反而成了滯礙的大包袱。

 李克強總理視察災區時反覆強調要「科學救災」言外之意就是「我們還不夠科學」。而如何才能科學?這正是中國式災難救援體系需要破解的課題。此情此景,既暴露出中國在空中和陸上先進科技裝備的嚴重不足,人為的大擁堵,則更凸顯出救災管理指揮體制的陳舊落後。放眼國際,俄羅斯可以出動重型水陸兩棲飛機實施森林滅火,智利可以通過高技術裝備成功將困於地下700米深井中的礦工營救出來,創造人間奇跡。這一切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願人海戰術早日變成高科技戰術。惟如此,「蜀道難」才能變成「蜀道易」!

相關新聞
「每口飯菜,都是拚命搶出來的」 (2013-04-23) (圖)
「看著盒飯 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2013-04-23)
四川港府援建中學周三復課 (2013-04-23) (圖)
新郎回部隊待命 新娘完成一個人婚禮 (2013-04-23) (圖)
特寫:百歲「空巢老人」 地震扒磚自救 (2013-04-23)
留守女孩:地震那刻,好想媽媽 (2013-04-23) (圖)
習近平普京通話:中國能戰勝災難 (2013-04-23) (圖)
文匯觀察:舉國體制不等於人海戰術 (2013-04-23) (圖)
民政部門:路堵阻救援 倡捐款為主 (2013-04-23)
微縮版醫院運災區 通上水電即可用 (2013-04-23) (圖)
台紅會澄清:「500萬買路」報道失實 (2013-04-23)
純真笑容樂對無情天災 (2013-04-23) (圖)
日3閣僚拜鬼 中國嚴正交涉 (2013-04-23) (圖)
安倍拒原封不動繼承村山談話 (2013-04-23)
中美換屆後 兩軍高層首接觸 (2013-04-23) (圖)
釣島主權專著出版 唐家璇作序 (2013-04-23)
日擬增軍援 「防災」意在遏華 (2013-04-23)
打通孤島 生死救援 (2013-04-22) (圖)
災情數據(截至21日14時) (2013-04-22)
山體塌方需爆破清理 (2013-04-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