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張德江講話表達了中央對香港的憂慮和期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盧文端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日前在北京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時發表的重要講話,表達了中央對香港的三點憂慮和三大期待。三點憂慮包括:1、憂慮香港的一些競爭優勢開始弱化;2、憂慮香港因為內耗失去發展機遇; 3、憂慮香港的深層次矛盾累積惡化。三大期待包括:1、期待香港鞏固優勢;2、期待香港減少政爭內耗,集中精力把握機遇發展經濟;3、期待香港化解困擾社會的各種深層次矛盾。三大期待中最重要的是將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香港從來就是一個經濟城市,而不是一個政治城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才是香港有別於內地城市的最大特點,也是香港能夠為國家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獨特優勢。如果香港因為政治爭拗而喪失競爭優勢,那才是香港最大的悲哀。

 張德江日前的講話,在高度肯定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的同時,指出了香港當前面對的問題: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在逐漸顯現,一些競爭優勢開始弱化,應該引起香港各界的高度警覺。他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當前香港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未來3年是走出經濟危機的關鍵期,香港必須抓住機遇謀發展。只有經濟不斷發展,才能不斷地改善民生,否則,其他一切都是空談。張德江的講話不僅指出了香港面對的問題和挑戰,如暮鼓晨鐘,令人警醒,而且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值得香港各界高度重視。

一、優勢持續弱化 警鐘已經敲響

 香港是舉世知名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但近年來,面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快速發展,香港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傳統的物流業龍頭地位正在喪失,工商貿易業風光也在褪色,金融業亦面臨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地的嚴峻挑戰。2001年香港GDP總量領先內地31個省市,一城獨大。但2012年香港參與內地31個省市GDP總量排序,則下降至第十七位。上海、北京已開始拉大領先香港經濟的差距,預計廣州、深圳經濟將在2015年趕上香港。到2020年,香港的GDP總量將會被更多的內地一線城市超過。

 在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環球金融海嘯的過程中,新加坡靠多元化發展,迅速擺脫困局,重拾升軌。新加坡已超越香港並拉開差距,2011年新加坡的人均GDP已上漲至50,123美元,比起香港的34,200美元高出近50%。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經濟實力逐漸相對下降,有可能出現走向嚴重邊緣化的趨勢,警鐘已經敲響,港人不能不居安思危。

二、香港須「減內耗,重發展」

 香港優勢漸失的重要原因是政爭內耗太多,未能把握機遇,經濟發展緩慢,過度依賴房地產業,形成「高地價、高樓價、高租值」的畸形現象,社會兩極化嚴重,向上流動機會愈來愈少,以致貧富懸殊日益惡化,民生改善同樣受影響,深層次矛盾不斷累積,社會躁動不安,激烈抗爭此起彼落。中央領導人多次談及本港的深層次矛盾,就清楚指出涉及經濟與民生。正因為本港經濟發展緩慢,一再蹉跎歲月,各種社會矛盾更趨突出。發展是硬道理,只有經濟不斷發展,才能不斷地改善民生,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

 香港政爭內耗不斷,社會難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自陷被邊緣化的困境。面對新的形勢,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有足夠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要「減內耗,重發展」,充分利用好背靠祖國的優勢,把握國家高速發展的機遇,共謀促進香港各產業較快和持續的增長,把香港經濟搞上去,提供就業機會,切實改善民生。

三、各國注重發展 提升經濟競爭力

 張德江指出,未來3年是走出經濟危機的關鍵期,誰能在3年內找到新的優勢至為重要。這句話,不僅揭示了國際經濟形勢的最新走向,而且是提醒香港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目前,世界各國關注重點都是盡快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實現經濟復甦和發展。美國總統奧巴馬頂住巨大壓力,大力削赤削福利,以求國家重新輕裝上路,同時即使在勞工成本高昂的情形下,仍決定將美國工業企業回遷美國作為主要國策之一,以重振製造業提升競爭力。歐洲雖然深陷債務危機之中,但是以德法為龍頭的歐盟堅守立場,強硬推動緊縮政策,避免危機惡化,經濟秩序逐漸回復平穩。面對世界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的「金磚國家」亦加強團結合作,今年3月舉行的「金磚國家」第五次峰會,已商討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並籌備建立應急儲備基金,希望通過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應對風險和挑戰,謀求互利共贏。亞洲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東盟作為亞洲的重要部分,持續強調聯盟內部的團結,推動一體化進程的發展,中國更大力推動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設立了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東盟國家已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

 世界各地都在大力發展經濟,擺脫危機,香港更加需要做好發展規劃,鞏固現有優勢產業,並吸取上海、深圳、新加坡、韓國等地的成功經驗,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多元化,為香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切不可因為熱衷於政治爭論而錯失發展良機。

相關新聞
張德江講話表達了中央對香港的憂慮和期待 (2013-04-29) (圖)
廿四味:香港須重返「經濟城市」軌道 (2013-04-29)
西貢元朗開「分店」 新社聯盼再擴展 (2013-04-29)
鄧家彪倡學灣仔 重劃大嶼山選區 (2013-04-29)
黃國健設辦 爭啟德建全科醫院 (2013-04-29) (圖)
當前罷工事件不是孤立的工業行動 (2013-04-26) (圖)
中聯辦:與廉署工作接觸屬正常 (2013-04-26)
田少:陳太不了解商界 (2013-04-26)
張楚勇:「佔中」者須顧全現實 (2013-04-26) (圖)
廿四味:李卓人陷工友於不法不義 警方須依法制止 (2013-04-26)
來論:反對派反中泯滅人性 阻賑災傷害同胞感情 (2013-04-25)
歸功團隊:感恩民記新社聯 陳勇成功靠「挖井」 (2013-04-25) (圖)
成功因素:愛當伯樂「踢人落鯊魚池」 (2013-04-25)
背後動力:刻苦闖政壇 家人無怨言 (2013-04-25)
廿四味:陳方安生組新政改平台所為何事? (2013-04-25)
阿曾保財案表決 兜圈離題即「剪」 (2013-04-24) (圖)
長毛「拉布」涉為補選造勢 (2013-04-24) (圖)
曾鈺成膺「十大議員」榜首 (2013-04-24)
特首明起訪京拜會多部委 (2013-04-24)
來論:《蘋果日報》蓄意散播謠言意圖阻止賑災 (2013-04-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