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甘肅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專題報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慶陽香包:炕頭上繡出大產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慶陽香包成為當地民眾發家致富的錢袋子

作為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的慶陽市,民間民俗文化底蘊深厚,以香包為代表的民間刺繡、皮影等民俗藝術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當地積極推動以香包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經過多年培育,香包生產隊伍不斷壯大,產業鏈條逐步形成,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甘肅慶陽籍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張仁民麾下現有逾4000名民間繡女,由其設計款式,再由繡女在家中加工。「有刺繡特長的專門刺繡,縫合功底強的專門縫合,看似分散的製作,卻是一條龍的生產線。」在張仁民看來,香包刺繡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日前,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在慶陽市調研香包刺繡產業時表示,慶陽要堅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融合,把華夏文明的保護、傳承、展示、創新、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時代眼光、開放理念,真正把香包刺繡產業打造成特色優勢產業,努力在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展示更大作為。

王三運說,香包刺繡產業不僅傳承了傳統文化,而且對帶動地方就業、發展現代服務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都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真正把該產業打造成特色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

如今在慶陽市,以香包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產品已形成「公司加農戶」、「能人帶動農戶」、「零售運銷」、「團體會展」等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多種產業經營模式。百餘家香包企業、15萬「員工」、逾5000種產品讓誕生於炕頭的小小香包遠銷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地,成為致富的文化大產業。

相關新聞
香港文匯報關注甘肅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專題報道之一 (2013-05-09) (圖)
「敦煌畫派」挖掘千年文化 傳承創新華夏文明 (2013-05-09) (圖)
朝聖敦煌 畫家重走絲綢之路 (2013-05-09) (圖)
「影音」紀錄敦煌文化 (2013-05-09) (圖)
高校學子傳承敦煌美術 (2013-05-09) (圖)
香港文匯報關注甘肅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專題報道之二 (2013-05-09) (圖)
甘肅量身打造文化產業 5年投資料逾6千億 (2013-05-09) (圖)
慶陽香包:炕頭上繡出大產業 (2013-05-09) (圖)
敦煌數字科技 助推文化發展 (2013-05-09) (圖)
8年打造三大紅色旅遊區 (2013-05-0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甘肅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專題報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