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楊崇匯主任、程連元書記在胡葆琳校董及James Tan博士陪同下參觀小農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韓樺)藍天碧樹,紅衫學子,安靜的校園裡,城堡式的教學樓和圖書館之間,一座由巨大鋼架製成半露天穹頂的建築吸引了委員們的目光。「這是我們從以色列引進滴灌技術為基礎建造的小農場,學生們吃的各種蔬菜可以自給自足,而且他們要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實現」。看到眼前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滴灌技術專家、朝陽區區委書記程連元高興地說,「在北京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愛迪大概是學校中的獨一家」。
在國際學校各有特色競爭人才的今天,愛迪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吸引這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這個自力更生型農場給出了答案之一。德智體勞,往往被視為素質教育的精髓,愛迪讓學生們通過了解掌握先進農業科學技術的同時,培養對勞動和土地的熱愛,培養對責任的把握,這種更深一層的素質教育,讓委員們感受到了愛迪教育的厚重。
與農場遙遙相對的高爾夫練習場,一個個白色的小球在空中飛舞,歡呼聲不時傳入耳際。要做就做最好的,滕博士說得很有底氣,原來,世界青少年業餘高球冠軍就誕生在愛迪。這種底氣,來自於愛迪對於校園運動項目的精挑細選,以及為此配備的一流教師和硬體。而這種被其他學校偶一為之的高端配備,在愛迪已成為標準配置。
「我們是以提供優質教育,回饋社會為己任」,愛迪老師和學生們在隨機交流中的平和與自信,透露出投資者和教育家的信念。校董胡葆琳的父親是畢業於德國陸軍軍官大學的胡靖安將軍,作為黃埔將領之後,她不僅深悟中華復興、教育先行的道理,而且在愛迪的不斷發展中,時刻踐行這一真理。胡校董滿懷深情地表示,我們衷心祝福愛迪的學生從「朝陽」走向世界,點燃心中的中國夢!
培養負責任的中國下一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原來就蘊含在培養愛迪學子對前途的希望和實現的過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