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一直辯稱收集的通話數據儼如寫在信封面的資料,不屬私人資料。不過上訴法院曾指全球定位系統(GPS)數據反映民眾生活習慣,稱得上私隱。關注組織美國「電子前線基金會」(EFF)認為,當局掌握元數據能了解用戶的社交圈子,定位資料令畫面更清晰。今次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醜聞料掀起社會一場私隱定義討論。
元數據包括撥出及接聽通話的電話號碼、手機獨一無二的編碼、每次通話的時間及長度,以及通話時所處位置。早前奧巴馬政府搜查美聯社記者的通話紀錄,就是涉及元數據。美聯社社長普魯伊特表示,元數據或多或少披露採訪新聞的秘密消息來源,令政府掌握以往不知道的美聯社運作及記者活動。
據稱NSA此舉純為搜集數據,而非分析個別人士的行為,但事件再揭露政府可借「高度機密」理由,輕易監視目標。 ■《衛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