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捉蟲人頭上戴有燈光設備,一雙手被蟲叮咬百次多。 網上圖片
四川成都牟池塔村是遠近聞名的「捉蟲村」,最盛況時期,曾有八成的村民都依靠捉蟲為生,收入養活全村不少家庭,張大友是其中一戶遠近聞名的「蟲神」,他捉蟲已25年,而兒子也是村裡年輕捉蟲人中的「翹楚」,「狀態」最好時,一個小時就能抓上千隻蟲;據悉,由於野生蟲含豐富的蛋白和脂肪,備受養鳥人歡迎,故捉蟲人的年收入可高達近萬元。 ■《成都商報》
晚上吃完飯,天一黑,55歲的張大友和28歲的兒子張占志便一起出門捉蟲了。他們的工具非常簡單,但也很獨特:腳上穿著膠靴,頭上戴著一個類似礦工帽的頭罩,目的除照明外,也吸引蟲類前來;兩個竹筐是裝蟲子的工具。捉蟲人的工作是非常艱辛的,春夏之際稻田裡蚊蟲很多,因為捉蟲人頭上有光,蚊蟲全部圍著捉蟲人叮咬,短短的時間裡,就被叮得渾身是包。而蜈蚣等毒蟲更是厲害,捉蟲人都有被蜈蚣和黃牛等毒蟲叮咬百次的經歷,最初還搽藥消毒,到後來就直接「免疫」了。
被蟲咬得滿手血
張占志攤開手掌,上面全是被蜈蚣咬過的痕跡,「我們這兒的蜈蚣多是10厘米左右,毒牙很長,戴手套太滑,蟲子要跑掉,所以只能空手抓,一把抓下去就是7、8條蜈蚣,咬得手上到處是血,開始的時候要用酒精消毒,但還是要痛好幾天,後來都習慣了,咬了就咬了……」
為了抓更多的蟲,捉蟲人往往要搜索很大的範圍,「一塊一塊田地找,經常一晚上要走上幾十里路。」而抓完蟲子後,回家後往往不會睡覺,稍微清理一下,凌晨5點,就要連夜騎車到成都東林寺花鳥市場去賣蟲子。張大友直接找了一家茶館坐下,不一會就不斷有餵鳥的玩家來找他,「蛐蛐1毛2一隻,黃牛4塊錢一個,蜈蚣1塊錢一條……」不到11點,張大友的蟲子就賣光了。
據張大友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一天抓的蟲子,能賣三四十塊錢,現在能有300塊錢左右。在當時來說,這筆錢就夠養活我們全家了。」據悉,每年開春蟲子多起來就可以抓,9月份天氣開始冷起來就歇了,一年下來,也有近萬元的收入;然而,村裡捉蟲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捉蟲人這項職業,可能會在時光中慢慢消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