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昨日,永州「上訪媽媽」唐慧終以法律形式討回了被勞教的公道。儘管有6年的奔走呼號、羈押9天失去人身自由、兩次起訴等等,但她換回的不過是區區2,641元的賠償,以及所謂已經表達過的口頭道歉。姍姍來遲的正義,殘缺不全的勝訴,顯然無法寬慰她傷痕纍纍的心靈,但相對於公權力此前的傲慢和冷酷,畢竟可以讓人看到法治進步的微弱光亮。
不過,即便是如此慘勝如敗的個案,依然極難複製。近7年來,唐慧由一個惡性刑事案件的受害方,變成誓死向國家公器「討說法」的「秋菊」,洶湧的輿情和大眾的同情與她一道戰鬥,最終化成她撬動龐然大物的支點。此案的一審代理律師斯偉江直言,如果沒有社會輿論的關注,如果司法不改革,下一個「唐慧」肯定會輸。
今年以來,唐慧案、聶樹斌案、朱令案、李天一案、曾成傑案等紛紛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這些大大小小的案件從不同維度展現出中國司法制度的深不可測,更激起普羅大眾追求司法公正的空前熱情。值得指出的是,內地很多法治變革的起點,都是在一個個個案點燃輿論風暴後發生的,多年前的「孫志剛事件」就是廢除收容遣送制度的關鍵節點,這是用生命的代價換取的節點。唐慧案能推動勞教制度的廢除嗎?
昨天的法庭宣判之後,身心俱疲的唐慧只說了一句:我想盡快回歸正常的生活。茫然的眼神、再平淡不過的聲音,她臉上未顯現半點勝利者的歡娛,看了讓人心碎。如果內地的司法制度不進行變革,就會製造無數個唐慧,失敗者只會是這個制度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