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戰地歌聲激勵軍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趙鳳稚和老伴結婚近70年。本報雲南傳真

 「不能任敵人橫行在我們的國土,不能任敵機在我們領空翱翔。雲南是60軍的故鄉,60軍是保衛中華的武裝!」5年時間裡,趙鳳稚兩上抗日戰場。對於曾激勵他們殺敵抗日的《60軍軍歌》,作為60軍戰地服務團的領唱和指揮,趙鳳稚至今還能夠完整地唱完這首歌。

國軍身份連累兒女

 1942年,趙鳳稚結束軍人生涯返回昆明,分配至海關,先後在後勤科、幼兒園、秘書科、財務科工作。1958年,她被認為個人歷史有問題,被調到煤建公司工作。文革開始後,又一度被下放到曲靖市師宗縣「勞動改造」。直到1979年,在政府的新政策下,她終於回到海關,以海關營業員的身份退休。「無論怎樣,都要清清白白地退休,不能連累了兒女!」

 趙鳳稚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正是四個兒女因為母親的身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其中三個兒女被流放下鄉,學習最優異的大女兒被剝奪了考大學的資格。「看到兒女們任勞任怨如此堅強,我也必須堅強起來,還兒女們一個清白是我活下去最大的動力。」

精神慰藉重於社保

 從海關退休後,趙鳳稚每月能領到1,000多元的退休工資,但她的許多戰友由於受到社會歧視,沒有固定的工作,也沒有穩定的收入,垂垂老矣,許多人還沒有等到政策就都離世了。

 據統計,目前在大陸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僅剩萬餘人,平均年齡在90歲以上。因為經受各種政治運動的衝擊,貧困比率特別高,超過總數的30%。對於許多老兵而言,他們需要的是一份社會保障,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和社會的關懷。

 

相關新聞
日本團體怒斥安倍否定侵略 (2013-08-16) (圖)
特寫:「我在日本學的歷史不是真實的」 (2013-08-16) (圖)
港多個團體到日總領事館抗議 (2013-08-16) (圖)
台胞示威 促日道歉 (2013-08-16) (圖)
羅援:為何不拜被殺戮者 (2013-08-16) (圖)
日731部隊解剖人體鐵證曝光 (2013-08-16) (圖)
日本投降68周年二之二 (2013-08-16) (圖)
富家千金16歲參軍 台兒莊戰役救傷兵 (2013-08-16) (圖)
戰地歌聲激勵軍心 (2013-08-16) (圖)
58軍老兵 遍體彈孔死裡逃生 (2013-08-16) (圖)
紀念館難找滇軍文物 (2013-08-16) (圖)
文匯報65周年報慶專欄:本報設立駐多倫多辦事處 (2013-08-16) (圖)
南北封海軍演位置圖 (2013-08-15) (圖)
專家解讀:南北軍演 回應挑釁 (2013-08-15)
日本投降68周年二之一 (2013-08-15) (圖)
台保釣團體今赴日機構抗議 (2013-08-15) (圖)
中國「慰安婦」堅持對日訴訟 (2013-08-15) (圖)
日本投降日 中國封海軍演 (2013-08-15) (圖)
老兵追憶抗戰歲月 苦戰沙場打鬼子 (2013-08-15) (圖)
芷江受降 (2013-08-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