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憲梓撰文祝賀本報創刊65周年。資料圖片
——為內地建設招商引資 團結愛國人士挺回歸
值此香港《文匯報》創刊65周年之際,我謹向貴報同仁表達最熱烈的祝賀。《文匯報》在港創刊65周年,我閱讀《文匯報》也已經有50年了,記得上世紀60年代初,我舉家剛從短暫謀生地泰國來到香港,既不了解香港的環境,也不知道能在香港找到甚麼出路,就是從那時起,我成為了《文匯報》的一名讀者。 ■文:前全國人大常委 曾憲梓
當年香港的愛國報紙無論是發行量、輿論影響力都頗大,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報刊不多,競爭沒有現在激烈。當時的《文匯報》篇幅沒有現在多,新聞信息比較簡單,以宣傳內地政策為主,兼有一些國際的、香港的新聞,以及文娛副刊等。文革發生以後,副刊、馬經等內容還曾消失過一段時間。
十年文革之後,鄧小平先生復出搞「改革開放」。我感覺到那個時代起《文匯報》的內容開始漸漸豐富起來,越辦越精彩,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力也漸漸擴大。重要的是,報紙的觀點理念較以前更貼近社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一方面宣傳「改革開放」,一方面為港澳同胞、海內外華僑與祖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輿論信息平台。如果論最早為內地建設招商引資、經貿往來提供平台的媒體功臣,香港《文匯報》當之無愧。如果說內地這30多年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那香港《文匯報》在傳媒工作方面也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
為基本法「一國兩制」護航
《文匯報》的重要貢獻,還在於團結香港愛國人士,從輿論上支持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為香港平穩過渡、為《基本法》的起草及諮詢、為「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全面貫徹落實,承擔了宣傳和護航的任務。
回顧香港愛國報紙的發展歷史,經濟效益始終是一個不斷被熱議的話題。既然是一份注重社會效益的報紙,那它的經濟效益到底應該如何評審?如何把對經濟效益的重視程度作一個適當的定位?這是足以影響編輯方針、版面內容的大問題。高雅嚴肅的內容,曲高和寡,讀者不一定多;市俗有趣的內容,讀者也不一定少。於是乎有人一定會說,那就雅俗共賞吧!但坦白說,當你要落實一個好的想法,常常也會遇到知易行難的問題。辦報紙當然沒有不花錢的。尤其是在香港辦一份嚴肅的報紙,難度很高。
矛盾尖銳 愛國傳媒作用應增
從當前形勢來看,香港雖然已經回歸祖國16周年,但社會各種矛盾仍然尖銳,新上任的梁振英班子面對各種嚴峻挑戰,其中香港政制發展的問題首當其衝,「佔中」已造成社會群體嚴重對立,香港經濟前景也面對很多不明朗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愛國傳媒的角色作用不僅不應削弱,反而應該切實加強。
長期以來,香港《文匯報》與愛國人士保持一種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關係,《文匯報》的政策信息對營商有幫助,而企業集團的廣告對《文匯報》經營也有幫助。但千萬不能夠籠統地理解合作關係,營商者的需求與傳媒的需求能否找到合作的契合點,還要視乎具體情況及細節。
續支持本報活動 冀長久合作
我創辦金利來集團以來,素與香港愛國傳媒保持良好合作,我多年支持內地航天、教育、體育、家鄉建設和慈善事業,6年前卸任人大常委時捐贈總額5.7億元,近7年來我和家人再接再厲,現在捐贈金額已增至逾11億元,大約翻了一倍。未來能否薪火相傳,不光要看我的健康情況,還需要我家第二代、第三代人的努力。回想起來,也許因為我參與香港過渡期工作,那段時期,我與《文匯報》合作比較密切,我的那部傳記就是那時由《文匯報》出版的。時隔十幾年,現在《文匯報》舉辦的未來之星同學會等活動,金利來集團仍然有支持。希望與《文匯報》保持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