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前輩感言:堅持踏實傳統 加強「平電」結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張雲楓指,文匯報未來可結合平面和電子媒體發展。 張偉民 攝

 文匯報走過65載,各退休同事都百感交集。他們認為,面對未來,文匯報最重要是堅持一貫的踏實作風,堅守立場,「做好正派新聞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本分」。同時,應當考慮加強平面媒體及電子媒體的結合,通過更活潑的手法,進一步發揮在社會的影響力。

張雲楓:難忘轉彩印獲成功

 香港文匯報前社長張雲楓憶述,香港文匯報是繼天天日報後,第二家採用彩印的報紙,當時任職採訪主任的他難忘至今。他指,文匯報一向追求辦報第一,雖然彩色印刷的成本給予報社一定經濟壓力,需要時間適應排字和製版等全然不同工序,但報社仍願意付出努力,配合辦報需求,調集資金推動發展,後來報章獲得成功,是領導和同事的支持,和長期奮鬥的結果。

 他說,香港文匯報的獨特性,在於背靠祖國,是在芸芸香港媒體中擁有最多內地辦事處的媒體,勝在與內地部門和機構有緊密的聯繫,令本報在國家政治、經濟和體育等新聞準確度高和極具權威性,又大讚文匯報的評論,輿論中肯、及時,報道能提供全面和公正的訊息,在社會上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非常難得,而且立論均從香港的利益出發,對國家、香港和社會,相信可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文匯報未來發展的期望,張雲楓認為,除了平面新聞外,電子媒體亦為一個走向。在一個正確的輿論環境下,如何將更多生動活潑的新聞和言論,普及至廣大的讀者,讓讀者能夠閱覽大文章和短小精悍的專欄,是報社的重要工作。

潘一黎:難忘回歸日通宵達旦

 香港文匯報前副社長潘一黎表示,作為愛國報紙,協助中央在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理念,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文匯報多年的他最深刻就是香港回歸祖國的大日子。他表示,當日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整個報社同事通宵達旦工作,又有240多個廣告祝賀香港回歸,十分難忘。

 他表示,香港文匯報不斷進步,所面對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其中電子媒體是個例子。他指,電子媒體提供快而短的訊息;平面媒體提供詳盡和深入的內容,文匯報可將兩者互相結合,互補其短,帶給讀者所需要的訊息。

王伯遙:堅守理念內容豐富

 香港文匯報前總編輯王伯遙表示,自己服務文匯報43年,3年前才退休,一直以來都有不少難忘回憶,現在自己還是每天都看文匯報。文匯報最令他深刻的,是無論大環境如何,報館裡的人都可以堅守理念,「外界看起來,文匯報有很多資訊,內容豐富,但我們其實很缺乏人手,大家都很努力」。

 面對中華民族步向復興之路,王伯遙認為,在實踐「中國夢」的路上,文匯報最重要是堅持一貫的踏實作風,「做好正派新聞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本分」。在近期政治爭議較多的情況下,他勉勵文匯報要堅持立場,反映沉默多數的聲音。

相關新聞
解讀神州必然選 多國領事眾口譽 (圖)
前輩感言:堅持踏實傳統 加強「平電」結合 (圖)
賀信摘刊
本報喜慶65華誕 習主席賀函勉勵 (圖)
主禮嘉賓名單
林鄭讚文匯資訊深入可靠 (圖)
王樹成盼承前啟後再創輝煌 (圖)
青年創新攜手 共創美好未來
張曉明:港需提升創新競爭力 (圖)
林鄭:設5億基金鼓勵創新 (圖)
周文重:發展創意保競爭力 (圖)
社團領袖讚文匯 團結助圓「中國夢」 (圖)
政治新聞中肯 各界讚賞權威 (圖)
行家譽發正能量 利社會和諧 (圖)
校長畀like:內容充實全面 贏盡教界口碑 (圖)
辦報愛國愛港 包容、合作、創新、拓展
揮毫賀報慶 潑墨寄濃情 (圖)
精品贈本報 祝未來更美好 (圖)
文匯書畫院成立 力推中華文化 (圖)
政要賢達賀報慶 望續發放正能量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