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聯儲局消息同步 高頻交易搶先入市
芝加哥數據研究公司Nanex發現,美國聯儲局上周三出乎意料宣布暫緩退市時,紐約和芝加哥的資產價格在美東時間下午2時的1毫秒之內急劇波動,大量交易在議息結果公布的同一刻發生,意味可能有交易員預先得知當局決定不收水,再利用高頻交易系統搶佔先機,造成不公平市場優勢。當局懷疑有傳媒機構洩漏議息結果的風聲。
聯儲局已聯絡各大傳媒,釐清同步公布消息及事前封鎖消息的協議。Nanex指出,資訊從華盛頓傳送至紐約需時5毫秒,傳至芝加哥更需7毫秒,但芝加哥交易所當日卻錄得近8億美元(約62億港元)的期貨交易在1毫秒內出現,原因可能是傳媒預先將資訊傳送至當地伺服器,又或是記者事先走漏風聲。
提早獲議息聲明 禁提早發布
傳媒與聯儲局之間有協議,部分媒體記者雖可提早10分鐘收取議息聲明文本,但在聯儲局規定的發布時間前不可公開,並禁止以任何方式包括廣播及上載至互聯網等散播消息。然而,協議未訂明記者離開房間後,不可在所屬媒體內傳播消息。
Aite Group高級分析師斯托斯基指出,協議沒規定傳媒不可將資訊存放在遙距伺服器,如果這些伺服器設在紐約或芝加哥的交易中心,便可省下傳輸時間,造成走漏風聲的錯覺。
美東時間上周三下午2時,即聯儲局聲明公布一刻,黃金期貨及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交易量大增,同日金價從前一日的1,310美元升至1,364美元,成功押注聯儲局不收水的投資者大賺。
事件反映隨著電子高頻交易普及,如何在公布前有效封鎖經濟數據及企業消息日益重要。紐約州總檢察長施奈德曼形容,高頻交易員利用走漏的消息圖利,比傳統內幕交易更不堪。
聯儲局封鎖消息程序寬鬆
與勞工部及商務部相比,聯儲局封鎖消息的程序較寬鬆。前兩個部門向傳媒發布經濟數據期間,會切斷場所中的互聯網及電話服務,記者嚴禁帶手機,勞工部近期更在場外增設儲物櫃,記者須將身上所有物品鎖進櫃,連筆和計數機也不可攜入場。 ■英國《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通訊社/綜合外電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