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嘉朗
「基地」恐怖大亨拉登伏誅已兩年多,但美國反恐形勢未見一帆風順。美軍與肯尼亞軍隊去年成功將極端組織「伊斯蘭青年運動」逐出索馬里南部根據地,但後者卻暗中回魂,上月底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策動大型商場恐襲,顯示美國「打地鼠」式零星反恐治標不治本,要改變現狀,應從改善經濟民生入手,根除恐怖主義傳播源頭。
非洲地域遼闊,加上政府管理不善、法治薄弱,許多地方儼如無政府狀態,軍隊又因政府貪腐而缺乏訓練與裝備,令邊界形同虛設,滋生恐怖組織紮根發展。近年恐怖主義勢力在非洲不斷壯大,北至「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東至伊斯蘭青年運動、西至「博科聖地」,連成一道「不穩定之弧」。
不少非洲國家如索馬里等經濟凋敝,失業率高企,民不聊生,促使年輕人投身激進組織,令恐怖組織新血源源不絕,甚至讓伊斯蘭青年運動等組織在遭受重挫後,都能死灰復燃。
美國在2008年至2011年間對索馬里投放4.45億美元(約34.5億港元)安全援助,結果只能治標不治本,未能改善索馬里經濟不景與政府欠缺改革的問題。
美軍在索馬里及利比亞同時採取反恐行動,成功生擒通緝了15年的「基地」頭目利比,但與「基地」其他高層落網或被殺一樣,此舉只能暫時遏止恐怖活動,要瓦解「基地」及其分支,鞭長莫及的美國仍須靠本土政府合作,清剿恐怖分子搖籃,否則一代又一代的恐怖大亨只會陸續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