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解放軍警告日本:好戰必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楊宇軍表示,中方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中新社

——日艦強闖西太軍演區 國防部指挑釁極危險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解放軍三大艦隊近日在西太平洋舉行代號「機動-5號」遠海實兵對抗演練,卻遭到日方艦機長時間跟蹤、偵察和監視,更有海上自衛隊艦隻強行闖入演習區。對此,中國國防部昨日警告,日方行為是危險性極高的挑釁行為,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國防部更以歷來最嚴厲的字眼警告日本:好戰必亡!又以古語「忘戰必危」表明中國不主動挑起戰爭、但也絕不懼怕戰爭的態度。

 中方10月23日通過國際海事組織公佈,中國海軍定於10月24日至11月1日在西太平洋公海海域舉行軍事訓練和實彈射擊,提醒各國過往艦機注意避讓。

日艦機持續跟蹤偵察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昨日在記者會上披露,日本海上自衛隊107艦無視中方反覆勸阻,於10月25日10時41分強行闖入中方演習區,並長時間滯留,直至28日7時32分才離開。同時,日方偵察機多次進入中方演習區進行偵察。此外,在中方參演兵力正常航渡期間,日本自衛隊艦機還持續實施高強度的跟蹤、偵察和監視。

 楊宇軍稱,日本艦機的上述行為,不僅對中方正常的演習活動造成干擾,而且危及中方艦機航行安全,甚至可能引發誤判、誤傷等突發意外事件,這是一種危險性極高的挑釁行為。他說,中國國防部已就此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日方漁船在我演習區發出遇難信號時,從人道主義出發,中方對於日方提出的救援請求,提供了相關便利。但在這種情況下,日艦機依然闖入我演習區,這種所作所為,不僅嚴重違反國際慣例,而且有悖於國際關係道義準則。」楊宇軍強調。

 發言人重申,中方嚴正要求日方認真反省,以實際行動糾正錯誤,停止一切干擾中方正常軍事活動的行為,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將由日方承擔。中方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安倍「抗衡中國」不自量力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聲稱,絕不允許中國改變釣魚島現狀,並指日本復興之後將在亞洲發揮更加強勢的領導作用,要抗衡中國。對此,楊宇軍回應指日方的有關言論顛倒黑白,不自量力。對於日防衛相日前有關中國「入侵」釣魚島言論,楊宇軍糾正說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不會「入侵」釣魚島,只會保衛釣魚島。他強調,真正危及和平的是日方。

 楊宇軍說,當前對地區安全局勢增加負面因素的「肇事者」是日方。近期以來,日方不斷渲染別國軍事威脅,為自己擴充軍備製造藉口,而且拒不對歷史作出深刻反省。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好戰必亡』。」他說,「我們希望日方能夠正視歷史,採取切實行動,真正走到和平發展的道路上來。」楊宇軍說,眾所周知,中國從來不會去侵略別的國家,也不會去挑動地區緊張局勢。「但中國也有一句古話,叫做『忘戰必危』。我們從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但我們從來也不懼怕戰爭。」

 楊宇軍強調:「希望任何一方都不要低估中國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意志、能力和膽略。」

相關新聞
解放軍警告日本:好戰必亡 (2013-11-01) (圖)
軍情觀察:華艦演習穿越島鏈 日「炒作」意在擴軍 (2013-11-01)
野田狂言:勿向中國讓步 (2013-11-01)
日「潛艇殺手」107艦 (2013-11-01)
日「鷹眼」E-767預警機 (2013-11-01)
習近平:嚴打侵害婦女權益行為 (2013-11-01) (圖)
黨校專家:三中必部署政體改革 (2013-11-01) (圖)
民調:拖延改革比啃硬骨頭風險大 (2013-11-01) (圖)
中央第五巡視組進駐雲南 (2013-11-01) (圖)
天安門恐襲案偵破 拘五人 (2013-10-31) (圖)
北京「新疆村」直擊:維族同胞安分守紀 治安井然 (2013-10-31) (圖)
專家解讀:反恐訓練和裝備須專業化 (2013-10-31)
外籍遊客傷亡 通報駐華使館 (2013-10-31)
和田鄯善維族居民均稱生活安樂 (2013-10-31)
內蒙銷毀違禁爆炸物 除社會隱患 (2013-10-31)
習近平:加快推保障房 實現住有所居 (2013-10-31) (圖)
國務院研安全網 建社會救助制 (2013-10-31) (圖)
專家解讀:總書記部署 凸顯重視 (2013-10-31)
朱鎔基溫家寶亮相挺改革 (2013-10-31) (圖)
新聞鏈接:「經濟沙皇」與經管學院 (2013-10-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