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工商銀行在全球銀行及金融股市值霸主之位,已拱手相讓予巴郡、富國銀行及摩根大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內地股市年跌7.6%「熊霸全球」,港股全年僅升2.6%,相反美股則升25.75%,股市此消彼長之下,亦影響股份的排名,工商銀行(1398)在全球銀行及金融股市值霸主之位,已拱手相讓予巴郡、富國銀行及摩根大通。去年打入全球十大市值的內銀,建行(0939)、農行(1288)和中行(3988),則尚有建行能留在十大。
巴郡富國摩通超前 變梗頸四
據彭博統計,截至昨日,稱霸全球的巴郡市值2,911億美元,富國市值2,396.8億美元,摩根大通則以2,185.6億美元居第三,工行則以2,136.5億美元市值得「梗頸四」。工行較去年的2,364.22億美元跌近10%。而去年齊齊上榜的內銀,包括上年第二位最大市值的建行,以及農行和中行,市值分別達1,888.1億美元、1,338.5億美元及1,240.4億美元,分別居第6、11及12位。
建行滑落第六 農中跌出十大
工行自2007年7月首次超越花旗集團成為全球市值最大銀行,只曾於2008年9月有幾天將此寶座讓予匯控(0005)。根據彭博匯總年初數據,建行、農行和中行也在全球九大銀行之列。今年第三季中國四大銀行盈利能力位居全球之首,其中工行實現凈利潤672億元人民幣,富國銀行利潤為55.8億美元(約338.24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自內地今年6月爆發錢荒推高資金成本,7天回購利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時,工行的市值已曾一度跌至美國最大競爭對手富國銀行之下。隨着年底資金緊張環境,銀行囤積資金以滿足年末監管要求,內地迎來年內第二場錢荒,工行市值再次被摩根大通反超前。隨內地7天回購利率大幅上升,工行市值現已降至低於富國銀行和摩根大通水平,2013年尚有今天一個交易日,工行已肯定失掉自2007年以來的全球最高市值銀行寶座。
錢荒利率市場化 仍帶來挑戰
申萬研究上海分析師薛慧如指,錢荒雖屬季節性,但它暴露了促使中資銀行在過去幾年大肆擴張的業務模式的根本缺陷。薛氏認為,目前一切形勢都對中資銀行不利,包括經濟增長平緩,利率改革加速,可用資金亦不會很充裕。
隨着內地儲戶將資金從利率受到監管的存款轉到理財產品等替代資產,中國的銀行間利率的重要性日漸增強。這使得銀行開始在政府推進利率市場化之際尋找其他方式來為貸款融資。而央行行長周小川上月曾表示,實施利率市場化後,資金價格的均衡點可能會偏高。瑞銀則認為,隨着決策者試圖控制債務增長和壓縮銀行表外融資,中國明年上半年可能會經常發生資金緊張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