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長白山風光
日前,吉林省經濟工作會議在長春舉行。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吉林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總結2013年經濟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經濟工作。
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在講話中,對吉林省經濟發展宏觀環境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今年全省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吉林省省長巴音朝魯在講話中,着重提出了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重點工作,並就抓好組織實施作出具體部署。會議讓人看到了吉林經濟的新氣象、新信號、新希望。■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志堅
抓住五大利好 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強調,今年全省經濟工作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吉林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全面推進創新發展、統籌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安全發展,着力加快轉型升級,着力增強內生動力,着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會議強調,要準確把握當前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吉林省面臨國際國內兩大背景的新變化,一是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調整期,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撐因素發生深刻變化,制約因素和瓶頸問題明顯增多,已經到了必須在發展中加快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時期。在這樣大的宏觀背景下,吉林省改革發展既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也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經濟運行面臨需求不足和轉型升級的雙重考驗,存在着穩定增長、結構調整、資源環境、安全穩定等各方面壓力,同時也要看到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必將釋放出巨大的改革紅利和綜合效益,進一步增強吉林省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二是關於東北振興、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等政策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三是吉林省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良好,科技創新的支撐能力正在提升,民營經濟和縣域發展勢頭強勁,具有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後發優勢。四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吉林省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民生狀況持續改善,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五是吉林省委十屆三次全會提出振興發展的總體思路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的高度擁護,全省上下推動改革發展的願望強烈、思想統一、士氣高漲,這些都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利條件。全省上下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加強對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組織調度,加強對政策措施的推動落實,紮紮實實做好今年經濟工作。
七項重點任務 讓城鄉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會議提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七項重點任務:一要千方百計挖掘內需潛力,一以貫之地在投資和消費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投資的夯實基礎、穩定增長、優化結構、擴大民資的作用,進一步強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穩定支撐。二要深入推進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圍繞創新發展,着力在轉型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科技創新上求突破,明確主攻方向,破解制約矛盾,爭取實現新的進展。三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着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進一步提升規模經營水平,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推動現代農業建設,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四要推動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加快長吉圖開發開放,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搞好平台載體建設,穩定進出口規模。五要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紮實推進22個示範城鎮建設,抓住國家確定的「在哈長地區逐步發展形成城市群」的機遇,推進長吉一體化和中部城市群加快發展,壯大區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節點城市,把握人的城鎮化這個核心,突出科學規劃這個先導,抓住產業支撐這個關鍵,立足市場化這個途徑,穩妥組織實施。六要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大節能降耗力度,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切實搞好生態保護,努力改善農村環境。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統籌、有序、持續、合力推進「十五大民生工程」,積極擴大社會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紮實推進扶貧開發,改善少數民族生產生活條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讓城鄉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把握五個重點 全面推進「五大發展」中心任務
會議強調,要明確今年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努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最核心的就是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從吉林實際出發,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必須準確把握五個重點:一是發展,堅定不移地推動創新發展、統籌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安全發展。二是改革,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三是創新,堅定不移地推進思想解放,把中央要求部署與吉林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開展工作。四是轉型,堅定不移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五是民生,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面推進「五大發展」這一中心任務,還要把握好轉方式調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着力防控政府性債務風險、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問題。
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2013年,吉林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14.61億元,增長8.8%;
1-11月份,全省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610.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708.18億元,增長21%;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6%;地方級財政收入達到1056.5億元,增長11%;前三季度,預計全省單位GDP能耗下降6.05%,增長動力均衡,質量效益提高,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前三季度,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1%,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11.8%;1-11月份,城鎮新增就業56.5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8%。物價保持平穩。1-11月份,CPI上漲3.0%。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7萬套。其中:城市棚戶區開工13.6萬套;農村危房開工11.8萬戶。社會保障、教育、衛生、文化以及食品安全等12個方面民生實事全部完成。
糧食總產創歷史新高
糧食單產蟬聯全國冠軍
今年吉林省糧食總產量達到710.2億斤,創歷史新高,增長6.22%,佔全國增量的16.7%。糧食單產988.49斤/畝,繼續位居全國第1位。吉林再次成為全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一年來,吉林省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和諧穩定的目標,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兩抗一保」、「蟲口奪糧」攻堅戰,立足抗災奪豐收;增產增效技術推廣面積增加,新增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栽培技術示範面積突破200萬畝,農業現代化駛入快車道。畜牧業生產穩定向好,集約化、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快速發展,牛羊出欄量穩步增長,生豬、禽類養殖由虧轉盈。
搭建發展「快速路」
民營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
2013年以來,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重大戰略舉措,出台了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全面實施了全民創業、招商引資、素質提升、市場培育、產業集聚五大工程。民營經濟成為吉林經濟發展中新的希望之光!
全省已投入運營的各類創業孵化基地110餘個,在孵企業超過3600戶;吉林省代表團赴香港開展經貿交流合作活動,成功簽約合同項目57個,投資總額419億元;統籌安排專項資金11145萬元,對209個重點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給予支持;目前全省60個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工業產值佔全省的50%以上......
預計全年全省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實現26700億元,同比增長16%;私營企業戶數達到16.2萬戶,同比增長12%;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10萬戶,同比增長12%。
對內對外開放並舉
長吉圖戰略取得新進展
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中新吉林食品區重點園區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取得實質進展;吉林市的高新區金融創新和九台市的產城融合綜合配套改革正穩步推進;對外通道建設取得實質進展。恢復了由琿春市經俄羅斯紮魯比諾港至韓國束草客貨混裝航線的運營;關閉9年的琿春至俄羅斯馬哈林諾鐵路口岸正式開通運營。
對外平台建設水平整體躍升。中朝羅先經貿區立法工作加快推進,港口、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加快。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78個重大項目及招商引資工作進展順利;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如期實現封關運營;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重大工程項目進展順利;「恒大冰泉」、中科光電交流LED等一批重點招商項目落地。
一年來,吉林省利用外資和域外資金分別增長16%、26.6%;擴大對外貿易,出口增長超過20%;外貿進出口保持穩步回升態勢。1-11月份,全省進出口總額236.5億元,增長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