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航空市場增長潛力龐大,是歐美主要飛機製造商必爭之地,馬航失蹤事件再掀飛行安全爭議。分析指,歐美航空業花50年時間,經歷無數事故教訓,不斷完善飛行安全水平;亞洲作為後起之秀,若急於求成,忽略管理及維修,引發災難事故風險必然大增。
危機管理經驗少
商業飛行需求始於北美和歐洲,經多年發展,飛行成本和成本慢慢降低,行業競爭愈趨激烈。亞洲公司基建相對落後,危機管理經驗不多,馬航事件便是一例。歐美發生空難後,調查消息往往要待完全證實後才向外公布,不像大馬政府及馬航各說各話。對馬航客機去向的掌握,也反映亞洲國家軍用及民用雷達的技術落差。
近年亞洲航空公司急速發展,不斷增購新客機,各國政府又大興土木增建機場,當機隊膨脹,空域流量大增,即使小瑕疵也可釀成事故。
同時區內廉價航空崛起,機師經驗和操守也成為安全隱患。去年印尼獅子航空曾有客機在峇里島降落時墮海,就有機師被驗出對冰毒呈陽性反應和管有違禁品而被處罰。
客機安全不達歐標準
此外,印尼、菲律賓等地航企維修技術不足,導致客機往往因安全不達標被禁飛入歐洲領空,但這些客機卻可於亞洲天際自由進出,令乘客心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