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年輕,杜家駒已經有不少「實戰」經驗:2004年,他獲北京海外聯誼會委任為北京青年委員會第一屆委員,近兩屆更擔任了副主席,有一定的「實戰」經驗,而父親杜惠愷更是他的學習及請益對象。
他說:「爸爸是上海市資深政協委員,約做了四屆20年之久,今屆更被上海市推薦代表上海出任全國政協委員。由於爸爸擔任上海市政協常委兼港澳區的召集人,我自小已經聽過他講述政協的工作情況、制度、架構,以及做事方法等,所以我對政協工作已經有一定認識。」
到擔任政協常委時,杜家駒需要安排很多工作,於是經常向父親請教。「爸爸並不是少與子女溝通的舊式家長,由小到大,大家的關係都很好,無論是從商以至公務,我都主動請教爸爸,爸爸也會介紹我認識很多他的朋友,是我商場上、公務上的明燈。」
天南地北 無所不談
因此,杜家駒結婚後,他仍然與爸爸同住。只要自己在香港,就一定會和爸爸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我現在有4個小朋友,都是按照父親的方式教他們。我希望可以做到父親的一半已經很好了。」
為人處世,杜家駒一直受到父親的影響。由法律專業走到商界,並受到父親的感染,在香港與內地擔任各種公職,自己秉持的宗旨,就是「平衡」:在賺錢的同時,不同的公職崗位可以學習到很多新事物,有助提升個人的修養及學識,這些收穫並非金錢可以衡量的,「通過學習去回饋社會,彼此都是雙贏」。■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