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振基(右)及鄒燦林表示,該會將繼續發揮香港精英力量,打造香港和內地更緊密聯繫。陳熙 攝
中華企業家協會成立12年來,歷經「沙士」,見證了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協會秉承「創造企業機遇」宗旨,凝聚華人精英才俊,不僅專注企業自身發展,更在不同層面回饋社會。該會創會會長周振基及主席鄒燦林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該會將繼續發揮香港精英力量,打造香港和內地更緊密聯繫,為香港繁榮穩定及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中華企業家協會於2002年由周振基在香港創立,以青年總裁協會模式為藍本,是一個由全球華人企業領袖組成的組織。這非牟利組織透過中國加入WTO這難得機遇,致力促進會員利益和福祉,讓國家和香港關係更緊密。身為創會會長,周振基事事親力親為。
談及創會目的時,周振基表示,希望透過交流和共同協作,促進、加強及提升會員企業競爭力。協會有嚴謹會員挑選制度,成員人數不多,但人人都是精英。
他說:「目前33位會員來自社會各界別,人人都在香港、內地以及海外大型企業或集團、跨國公司具優質管理企業的CEO,均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擔任社會各重要社團要職,對社會極具影響力。」
周振基:致力結合各界力量
雖然該會不少會員均在海外接受教育,但大家都有一顆中國心。周振基指,協會致力結合來自不同層面的社會各界精英力量,加深香港和內地聯繫,在社會上發揮更高層次的影響力,在「愛國愛港」和「一切為國家利益出發」大前提下,為香港繁榮穩定作出貢獻,推動國家發展和國家在國際市場的發展。
協會又十分重視與本港各界的聯繫,曾舉辦多次座談會,邀請社會精英、學者及政府官員等重量級嘉賓出席,包括特首梁振英、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等。
協會會員創造自己企業機遇的同時,更不忘貢獻社會。周振基介紹,會員熱心公益,在不同領域回饋社會,例如每人都會定期到大專院校與學生交流溝通,為他們進入社會做好心理鋪墊和就業指導。
鄒燦林盼會員為社會發聲
面對目前社會上的嘈雜和偏激聲音,鄒燦林表示,希望會員在這時候發揮正能量,中和戾氣,化干戈為玉帛,對國家產生更正面的影響力,「擺出自己要為社會出力的態度,不做沉默一群,適時發聲。」
創會12年來,協會對社會的貢獻得到越來越多肯定,周會長透露,中央發改委即將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開展一個挑選全球500強公司的項目,邀請來自全世界10多位專業人士擔任評委,其中4位來自協會。 ■記者 黃晨、陳熙
|